學佛為什麼要皈依?又為什麼要依止上師?與上師相應,為何是學佛最重要的基礎? 求法的精進心以什麼標準來衡量?是灌頂的次數、還是念誦經文的數量? 為什麼佛的戒律說,自殺者必會墮入三惡道,受無量苦? 為什麼佛教主張,抽菸的罪業遠勝於殺、盜、淫? 修學佛法者不可不知的重要觀念,本書一一釋疑。
無始以來,我們就時時離不開「我」字。「我」是蒙蔽智慧,導致我們飽嘗輪迴之苦的根源。可是誰又能放得下「我」?誰又知道放下「我」的必要性?又有誰能明瞭「我」的究竟內涵呢?
把身、口、意都供養上師,是放下「我」最善巧的方便。你若完全地把身、口、意供養上師,也就是你成就的時候。我們說把身、口、意供養上師是自己的發願,是一種努力的方向。當「我」的想法和上師的想法產生矛盾時,你就得提醒自己,「我」的意已經供養上師了,所以只能根據上師的想法去做,不能再根據自己的想法了。上師的想法,就是佛陀的想法。如果你能這樣努力,就可以慢慢戰勝無明和我執。
通往彼岸的路,上師已經幫我們搭好了最近的鐵索橋。而且他在前面引路,你不用再懷疑鐵索橋是否會斷,不必擔心會不小心掉下去。只要每走一步都依照上師的指導,你走的將是一條最快速、最穩當的路!──摘自內文「如何相應自己的上師」
本書第一部分是根松仁波切的傳記。仁波切自幼即表現出過人的智力,雖然被認為是靈童,但因時空環境的阻礙,使得他在生活和就學上與一般人無異。但靈童的精神層次畢竟與凡人不同,逐漸顯露出來的智慧與慈悲心使他漸漸往修行之路前進,尋回他來到這世上的根。這段過程中有許多奇特的經歷和生命體驗,值得一讀。
第二部分是仁波切對弟子的開示。從聽法、皈依、發心、戒律、知見、次第、圓滿等不同的類別展開闡述,並以對上師的虔信為核心,詳述上師在成佛之道上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文中穿插弟子的提問,從這些精彩、豐富、深入的對答中,可以看到仁波切擅長以善巧、幽默、直接的方式,為弟子解答修習佛法上的疑惑。
作者簡介
根松仁波切
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1958年生於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1978年在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任教師、校長,198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仁波切具藏醫主治醫師職稱,行醫二十餘載,免費為百姓看病贈藥,治癒無數患者。
仁波切由第二世利美法王蔣揚欽哲曲傑洛珠及薩迦傳戒堪布囊文曲培松保等大成就者認定為「西康一代宗師」當曲登巴尊者的轉世,現任西藏瓦拉五明佛學院院長、瓦拉寺主持活佛、瓦拉德欽禪修寺法台活佛。
仁波切是薩迦傳承及利美傳承的主要上師,具長期閉關的實修實證經驗,且精通漢語,多年來一直在藏漢兩地倡導顯密圓融地認識佛法、修學佛法,主張無派別地弘揚各大傳承的教法,攝受了無數弟子。
在眾多善男信女的護持下,仁波切不遺餘力地協助各大傳承寺院的弘法利生事業,也積極從事慈善救濟工作,2008年被稱多縣授予「愛心大師」稱號。
網址:www.warabuddhism.com 微博:weibo.com/sakyagenz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