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作者大學時代、餐廳工作、社會活動等經歷為線,展示了一種新的飲食理念和生活方式。書中上半部分揭露了快餐文化帶來的消費錯覺和生活焦慮,並深挖食物背後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如廣告盲目滲透、兒童用餐娛樂化、反季食品泛濫成災、糧食浪費嚴重等。下半部分以食物為探討核心,生動展示了生物多樣性、時令、食物美學等慢食價值觀;探討慢食文化如何改變“過快”的飲食生活,如何用飲食去關愛、 照料自己身體和感官。有了“我吃故我在”的提醒,人們才得以反思彌漫著不快樂的底色和廉價的麻醉劑的工商業文化。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1.看慢食文化如何改變“過快”的飲食生活。“過快”的飲食生活正成為滋生一系列社會、生態問題的溫床,作者從個體經驗出發,生動展示了生物多樣性、時令、食物美學等慢食價值觀,探討慢食文化如何改變“過快”的飲食生活;
2.揭露快餐文化帶來的消費錯覺和生活焦慮。書中揭露了快餐業背後的隱藏成本,批評了其善於制造“小確幸”的廣告手段,從而戳穿快餐“又快又便宜”的假象;同時,指出泛濫的快餐文化控制人的欲望和饑餓,是肥胖癥、心理疾病等問題的重要誘因;
3.深挖食物背後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作者以食物為切入點,聚焦廣告盲目滲透、兒童用餐娛樂化、反季食品泛濫成災、糧食浪費嚴重等社會問題,探究暴飲暴食如何被當作快樂出售給消費者,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4.以食物為媒,揭示順應四時、照料土地的重要性。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產方式不僅扭曲了社會結構,還引發全球變暖、過度捕撈、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生態問題,作者以食物為探討核心,揭示了順應四時、照料土地的重要性,並以此為基礎,探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5.裝幀設計獨具匠心。該書是小開本的平裝“口袋書”,並采用內、外封一體化的設計思路,用色鮮艷明快,方便讀者攜帶、閱讀。
編輯推薦
20世紀60年代,沃特斯參與了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1965年,沃特斯大學畢業,隨即赴法國留學。這兩段經歷喚醒了沃特斯的文化意識和審美精神。1971年,沃特斯創辦潘尼斯之家餐廳,以提供味道可口、未經精加工、品質新鮮和種植方式不破壞環境的食品而著稱。沃特斯還以潘尼斯之家餐廳為連接點,推動連接農民和社區的“社區支持農業”項目。為了推廣慢食文化,沃特斯在公立學校創辦了“可食校園”項目,帶領學生種植有機蔬菜、烹飪勞動果實。作為20世紀60年代社會文化運動的受益者,沃特斯深諳文化的力量,她將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注入美國餐飲界,改變了工業化快餐主導美國飲食的局面。
對一個生活在現代城市的人來說,慢食價值的意義在於提醒我們,反思方便、統一、隨手可得、廣告、廉價、速度、越多越好等快餐文化,並采取行動維護身心健康——比如自己做飯,少吃外賣,拒絕預制菜,用新鮮食材做飯,比如和家人一起吃飯,吃時令果蔬,勤儉持家,有機低碳……
在現代社會,加速是主旋律,沃特斯所倡導的這種慢食文化並不主流,但她慢中求快,知行合一。最後,她成為飲食行業的代表人物,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在這個意義上,沃特斯的思考與行動告訴我們,即使道路終將通往城市,但鄉村依舊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