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總序 王巍 / 1 第一章 一方水土 / 1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3 一、 宏觀地形地貌 / 3 二、 裕溪河流域地形地貌 / 6 第二節 礦產資源 / 7 一、 玉礦 / 7 二、 石礦 / 8 第三節 環境變遷 / 11 一、 萬年以來長江下游環境變遷 / 11 二、 巢湖流域距今五六千年環境變遷 / 12 第二章 發現溯源 / 14 第一節 偶遇文明遺珠 / 15 第二節 追蹤史前墓地 / 17 一、 揭開遠古之謎 / 17 二、 再現祭壇墓地 / 21 第三節 探尋古人世界 / 42 一、 從玉器到聚落 / 42 二、 織網成圖 / 43 三、 精准發掘 / 52 四、 資源分享 / 54 第三章 興起江湖 / 58 第一節 人文背景 / 60 一、 第六千紀史前文化巨變 / 60 二、 第六千紀長江下游文化互動 / 63 第二節 聚落變遷 / 65 一、 姑溪河—石臼湖 / 65 二、 杭埠河中游 / 68 三、 大沙河中游 / 70 四、 裕溪河上中游 / 71 第三節 聚落興衰 / 74 第四節 淩家灘崛起 / 77 一、 選址 / 77 二、 結構 / 78 三、 要素 / 81 第五節 崛起之因 / 101 第四章 飲食器用 / 104 第一節 食為天 / 105 一、 動物食材 / 106 二、 植物食材 / 112 第二節 陶為本 / 116 一、 陶器種類 / 117 二、 制陶工藝 / 119 第五章 玉石製作 / 132 第一節 種類與內涵 / 135 一、 石器 / 135 二、 玉器 / 138 第二節 工藝分析 / 171 一、 器物選料 / 171 二、 製作工具 / 176 三、 製作工藝 / 180 第三節 特點與意義 / 202 第六章 逝者世界 / 206 第一節 祭壇與墓地 / 207 一、 祭壇復原 / 208 二、 墓地使用 / 216 三、 壇與墓 / 222 第二節 葬儀 / 229 一、 葬品擺放 / 230 二、 葬品使用 / 237 第七章 淩家灘文化 / 242 第一節 文化基因 / 243 第二節 文化辨析 / 245 一、 淩家灘與北陰陽營 / 246 二、 淩家灘與崧澤 / 247 第三節 何為淩家灘文化 / 249 一、 分佈範圍 / 249 二、 文化面貌 / 251 三、 相對與絕對年代 / 257 第八章 互動與傳承 / 265 第一節 淵源與互動 / 265 一、 淵源與興起 / 266 二、 互動 / 272 第二節 玉石分野 / 284 一、 現象 / 284 二、 路徑 / 287 第九章 淩家灘與中華文明 / 294 第一節 社會複雜化 / 295 一、 聚落等級分化 / 298 二、 墓葬等級分化 / 300 三、 權力集中 / 302 第二節 淩家灘與中華文明 / 310 注釋 / 315 後記 / 349
吳衛紅,筆名朔知,1968年生,安徽旌德人。1985年就讀於中山大學,198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1993年開始長期供職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現為安徽大學教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安徽省第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前考古、田野考古方法等。出版專著《潛山薛家崗》《銅陵師姑墩——夏商周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朔知東南風——從淩家灘到長三角的區域文明探源》,發表各類專業文章近百篇(含合作)。主持過同潛山薛家崗、懷甯孫家城、銅陵師姑墩、霍山戴家院等重要遺址發掘。自2000年開始,專心于皖江區域考古研究近二十年,先後參加過淩家灘1998、2007年度發掘,自2008年開始籌畫組織實施了淩家灘及裕溪河流域區域系統考古調查,隨後主持了國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三)(四)階段的淩家灘子課題,2015年底主持國家社科重大專案“淩家灘及所在裕溪河流域調查發掘報告”。作為淩家灘考古工作的第二任領隊,主持了2013~2017年度的發掘工作。 劉越,1990年生,內蒙古赤峰人。2015年取得歷史學碩士學位(考古專業),現為安徽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考古,重點從事長江中、下游史前文化比較研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