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第一篇總論 第二篇象形 第三篇指事 第四篇會意 第五篇形聲 第六篇轉注 第七篇假借與通假 第八篇結論
作者簡介 高鴻縉(1892-1963) 字笏之,湖北沔陽人。自幼聰穎,跟隨父親學習句讀,範圍遍及四書、五經與《說文解字》。光緒三十年(1904)入武昌公立東路高等小學堂及普通中學,勤奮好學,名列前茅。民國四年(1915)考入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民國八年(1919)畢業後獲派至湖北省立小學、中學及教育廳服務。民國十二年(1923)奉派至美國舊金山,出席第一屆世界教育會議。隨後取得公費名額,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教育。民國十五年(1926)學成返國,任教於國立武昌大學、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及湖北省立教育學院。 抗戰期間,舉家遷往重慶,先後任教於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及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民國三十六年(1947),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院長禮聘來校講學,講授文字學、古文字學、訓詁學、《詩經》、《論語》、《孟子》等科目。民國五十年(1961),赴新加坡南洋大學授課。民國五十二年(1963)因腎結石病逝於獅城。著有《毛公鼎集釋》、《散盤集釋》、《頌器考釋》、《虢季子白盤集釋》、《中國字例》等書。 高鴻縉學貫中西,對文字學方面的研究尤為專精。因其國學根底深厚,加之留學國外,對西方的邏輯與知識理論、心理學、教育社會哲學等方面有極深體會,能將中、西觀點融會,運用於中國文字的研究,因此對於中國文字的創始與發展、字體的結構與流變,字意的假借與通假等各方面,都能以現代的科學方法加以探究,推陳出新,展現出突破傳統的結論。許多專業辭書頗採其說,足見學術地位之崇高。 高鴻縉原本計劃編纂《中國文字學大全》一書,概分八篇,即總論、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與通假、結論,可惜草稿剛剛完成,第一篇與第八篇還來不及動筆,便不幸過世。《大全》遺稿由學生汪中、李鍌、林明波整理,改名為《中國字例》,分上、下冊出版,後由三民書局合併為一冊印行。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