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第一章 儒家傳統的身心修煉及其治療意義 ——以古希臘羅馬哲學傳統為參照 一、引言 二、理解古希臘羅馬哲學的另一種角度 三、儒家修身傳統的身體向度 四、以日常生活為身心修煉 五、儒家身心修煉的治療意義 第二章 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 ——以《論語·鄉黨》篇為例 一、引言 二、禮儀實踐與日常生活的一體性 三、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 四、“時”:禮儀實踐的境遇性原則 五、結語 第三章 “盡心”與“養氣” ——孟子身心修煉的功夫論 一、引言 二、“大人”與“大丈夫”:功夫實踐指向的理想人格 (一)大人 (二)大丈夫 (三)“聖”與“神”:理想人格典範的至高境界 三、“心”的修養 (一)心的涵義 (二)修心的功夫 四、“氣”的修養 (一)氣的涵義與特點 (二)養氣的功夫 五、結語 第四章 “治氣”與“養心” ——荀子身心修煉的功夫論 一、引言 二、“士君子”與“大儒”:理想人格的典範 (一)士君子 (二)大儒 三、“治氣”與“養心”:成就理想人格的功夫實踐 (一)作為身心修煉的“治氣養心之術” (二)“氣”與“心”的涵義 (三)“由禮”與“得師”:“治氣養心”的方法 四、結語 第五章 “修身”與“治國” ——董仲舒身心修煉的功夫論 一、引言 二、“中和”與“養氣”:天人同構 三、“養氣”與“養心”:身心同構 四、“養身”與“重義”:義利同構 五、“治身”與“治國”:德政同構 六、結語 第六章 身心修煉 ——朱子經典詮釋的功夫論意涵 一、引言 二、經典詮釋的重要性 三、作為身心修煉的經典詮釋 四、朱子經典詮釋中關於身心修煉的話語 五、朱子讀書法與基督教聖言誦讀的比較 六、結語 第七章 “一念之微” ——王龍溪的致良知功夫論 一、引言 二、一念功夫的涵義 (一)念與意 (二)正念與邪念、本念與欲念 (三)念與良知 (四)幾 三、一念功夫的意義 (一)一念與正心 (二)一念與誠意 (三)先後天功夫的統一 第八章 “究竟功夫”的一致追求與多途分化 ——陽明學功夫論的演變與形態 —、引言 二、究竟功夫的追求 三、功夫實踐的分化 四、結語 第九章 清代理學的身心修煉 ——以汪霦原的《警枕錄》為例 一、引言 二、汪霜原其人其書 三、《警枕錄》中的身心修煉 四、《警枕錄》的思想史意義 第十章 儒家傳統的靜坐功夫論 一、引言 二、靜坐在儒學功夫論中的定位 三、靜坐為何不被儒家視為根本的功夫實踐 四、靜坐作為儒家功夫實踐的特點 五、結語 後記
彭國翔 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求是特聘教授,學衡(原馬一浮)國際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以及世界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和研究員。曾獲2016年度“北半球國家與文化克魯格講席”(Kluge Chair in Countries and Cultures of the North)、2009年度“貝塞爾研究獎”(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學與宗教的比較。 除本書外,還著有《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2003,2005,2015)、《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2007,2019)、《儒家傳統與中國哲學:新世紀的回顧與前瞻》(2009)、《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2012)、《重建斯文:儒學與現代世界》(2013,2018,2019)、《近世儒學史的辨正與鉤沉》(2013,2015)、《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2016)、《中國哲學方法論:如何治中國哲學》(2020)以及中英文論文百余篇,主編叢書與譯叢多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