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過去幾十年來,本書都是團體心理治療領域的標準教科書。在這本全面更新的第6版中,歐文·亞隆與梅林·萊茲克茲整合了該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以及他們的臨床智慧與專業知識。每一個章節都進行了修訂,並增加了網路心理治療團體、現代分析與關係取向、人際神經生物學、基於量化評估的治療、文化與多樣性、心理創傷和針對各類臨床人群的團體治療等新內容。 本書的第1—4章闡述了團體治療中的療效因數,以及基於這些療效因數的團體心理治療方法;第5—7章討論了團體帶領者需要熟練掌握的治療策略和治療技術;第8—9章描述了團體治療開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從篩選團體成員、組建團體到開展入組會談;第10—12章聚焦於團體的發展,從團體的首次會談到團體的高級階段,以及常見的治療難題;第13章涵蓋了團體治療的特殊模式與輔助方法,包括如何收集團體的相關資料以作為治療工作的回饋;第14章為新增章節,關注網路團體心理治療的挑戰與機遇及相應的工作指南;第15章著眼於針對特定問題的治療團體,描述了如何調整團體治療原則以將其應用於各種臨床情境;第16章討論了團體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問題。 兩位作者治療經驗豐富,大量生動、深刻的臨床案例貫穿全書,使得本書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的團體諮詢師,都將從這部全面、系統、深入淺出的作品中有所收穫。
第1章 療效因數 灌注希望 普遍性 傳遞資訊 利他主義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發展社交技能 行為模仿 第2章 人際學習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矯正性情緒體驗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 社會縮影中的動力學互動 識別社會縮影中的行為模式 社會縮影是真實的嗎? 移情和領悟 本章概述 第3章 團體凝聚力 團體凝聚力的重要性 運作機制 本章總結 第4章 療效因數的整合 療效因數的相對價值:來訪者的觀點 療效因數的相對價值:來訪者與治療師的不同看法 影響療效因數的因素 第5章 治療師的基本任務 團體的創立與維繫 團體文化的建立 帶領者如何塑造團體規範? 治療團體的規範 第6章 治療師基於“此時此地”開展工作 進程的定義 以進程為焦點:團體的力量來源 治療師在“此時此地”的任務 啟動“此時此地”的技術 進程闡釋的技術 協助來訪者採用進程取向 協助來訪者接受對進程的闡釋 進程評論:理論回顧 對過去的使用 團體整體的進程評論 第7章 治療師:移情與透明度 治療團體中的移情 心理治療師和透明度 第8章 篩選來訪者與組建團體 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總結:來訪者篩選 團體構成 團體成員行為預測 小結:來訪者行為的預測 組建團體的原則 同質性團體還是異質性團體? 一般臨床考慮 本章總結:組建團體 第9章 創建團體 設置和結構 短程團體治療 入組會談和團體治療的準備工作 第10章 團體治療的開始 團體的形成階段 來訪者和其他因素對團體發展的影響 成員參與問題 第11章 高級團體 人際學習如何產生 亞團體 治療團體中的衝突 自我暴露 治療終止 第12章 具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 壟斷發言的來訪者 沉默不語的來訪者 沉悶的來訪者 拒絕幫助的抱怨型來訪者 急性精神病性來訪者 分裂樣人格的來訪者 個性困難的來訪者 第13章 特殊模式與輔助方法 個體治療與團體治療同時進行 結合團體治療和12步驟團體 協同治療 夢 視聽技術 書面摘要 監控團體治療效果和進程 結構化練習 團體治療記錄的保存 第14章 網路心理治療團體 VTC團體:早期發現 給團體心理治療師的指南 VTC團體的挑戰和機遇 第15章 針對特定問題的治療團體 根據特定的臨床情境做出調整:基本步驟 急性住院治療團體 針對生理疾病的治療團體 把CBT和IPT融入團體治療 自助團體和網路支援團體 第16章 團體心理治療師的培訓 觀摩學習 臨床督導 受訓者的團體體驗 受訓者個人的心理治療 總結 技術之外 附錄 團體心理治療的一些目標 保密性 你會在團體裡做什麼?你應該如何表現? 團體治療師 團體治療的時間承諾 出勤和團體凝聚力 網路團體
歐文·D. 亞隆(Irvin D. Yalom) 醫學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榮譽退休教授;著有《叔本華的治療》《當尼采哭泣》《媽媽及生命的意義》等小說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覺醒與超越:住院病人的團體心理治療》等經典教科書;目前居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托。 梅林·萊茲克茲(Molyn Leszcz) 醫學博士,加拿大皇家內科醫師學會會員,國際團體治療師認證委員會認證團體治療師,美國團體心理治療協會榮譽會員;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和美國團體治療協會主席;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 譯者簡介 蔣 娟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諮詢師,高校心理諮詢師;員工幫助心理諮詢師;師從李鳴教授學習精神分析技術並接受督導;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hina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lliance,CAPA)初級組在讀。 李 鳴 蘇州醫學院醫學學士(1983),華西醫科大學精神醫學碩士(1991),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諮詢心理學碩士(1995),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博士後工作(2002);長期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和教學工作,曾任“中德心理治療研究院”中方理事和“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專案”中方教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