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回顧與反思 / 1 第一節 關鍵字 / 1 第二節 二十一世紀初清代三家《詩》學的研究 / 5 第三節 研究緣起 / 14 第一章 從王應麟到範家相:清代三家《詩》學引論 / 18 第一節 三家《詩》學在清代復活的學術史解釋:從梁啟超的清代學術史論說起 / 18 第二節 清代三家《詩》學的前奏:王應麟《詩考》述論 / 27 第三節 清代三家《詩》學的奠基者:範家相《三家詩拾遺》考論 / 38 第四節 結語 / 51 第二章 學術史的新寫法:從著述的年份及其作者的地理分佈看清代三家《詩》學的發展 / 53 第一節 引言 / 53 第二節 著述成書或成稿年份可考的清代三家《詩》學著述 / 56 第三節 清代三家《詩》學著述作者的地理分佈 / 68 第四節 從時間與地域兩個維度看清代三家《詩》學的發展 / 74 第五節 結語 / 98 附錄 成書或成稿年份未能確考的清代三家《詩》學知見著述 / 100 第三章 從莊存與到魏源:道光時期清代三家《詩》學轉向新繹 107 第一節 引言 / 107 第二節 乾隆中葉以來清代經學的主調:從考據到考據學 / 115 第三節 主調中的雜音:莊存與《毛詩說》的經學史考察 / 124 第四節 從《毛詩說》到《詩古微》:魏源三家《詩》研究與常州莊氏之學的淵源 / 146 第五節 結語 / 158 第四章 復古以創新: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的新定位 / 161 第一節 引言 / 161 第二節 《集疏》成書考:從《三家詩義通繹》到《詩三家義集疏》 / 164 第三節 以揚厲三家為主的案語 / 176 第四節 以復古為定位的《集疏》 / 202 第五節 結語 / 209 第五章 謬誤的體系:清代三家《詩》歸屬理論的新檢討 / 214 第一節 引言 / 214 第二節 三家《詩》輯佚簡史 / 217 第三節 以劉向《說苑》為例論三家《詩》歸屬理論中的“師承法” / 225 第四節 以《說苑》為例論古籍作者的考定如何影響“師承法”的運用 / 235 第五節 三家《詩》歸屬理論中以《爾雅》為《魯詩》說平議 / 254 第六節 論完善三家《詩》歸屬理論的方法 / 269 第七節 結語 / 282 引用及主要參考文獻 / 286 後記 / 311
張錦少 福建泉州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該校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碩士課程主任、劉爵殿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新亞書院輔導長,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訪問學者。研究專長為古代文獻學、清代學術史、文字訓詁學、版本目錄學等。著有《王念孫稿抄校本研究》《王念孫古籍校本研究》《王念孫〈韓非子〉校本集證》《粵語詞彙溯源》等,並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