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 言 語言與“想像的共同體” 序 章 “國語”以前的日本語——森有禮與馬場辰豬的日本語論 一 森有禮的日本語論 二 馬場辰豬對森有禮的批判 三 馬場辰豬的語言空白 第一部 明治初期的“國語問題” 第一章 國字問題的方向 一 “書寫”與語言表像 二 前島密的漢字廢止論 三 西學學者的假名文字論與羅馬字論 四 明治 初十年的國字改良運動 五 明治三十年代的國字問題 第二章 言文一致與“國語” 一 語言的危機與言文一致 二 從國字改良到言文一致——前島密、西周、神田孝平 三 物集高見與張伯倫的“言文一致” 四 東京話與言文一致 五 通用文與言文一致 六 帝國意識與言文一致 第三章 “國語”的創成 一 “國語”的受孕 二 明治初期“國語”概念的變遷 三 大槻文彥與“國語”的成長 四 “國語”理念的創成 第二部 上田萬年的語言思想 第四章 早期的上田萬年 一 從“國文”到“國語” 二 青年語法學派與全德國語言協會 第五章 “國語與 ” 一 “國語”的政治洗禮 二 “母親”與“故鄉” 三 為了“國語” 第六章 從“國語學”到“國語政策” 一 國語學的構想 二 標準語與言文一致 三 國語政策與國語學 四 被教育的“國語” 五 從“國語”到“帝國語” 六 後來的上田萬年 第三部 國語學與語言學 第七章 被遺忘的國語學者保科孝一 一 從上田萬年到保科孝一 二 “國語”與殖民地 第八章 圍繞國語學史展開的討論 一 國語學與語言學 二 保科孝一的《國語學小史》 三 國語學的體系化 四 山田孝雄的《國語學史要》 五 時枝誠記的《國語學史》 第九章 國語的傳統與革新 一 語言學與“國語改革” 二 圍繞假名使用改定展開的討論 三 山田孝雄與《國語的傳統》 四 時枝誠記與語言過程說 第四部 保科孝一與語言政策 第十章 標準語的思想 一 “標準語”與“共通語” 二 “方言”與“標準語” 三 從“標準語”到“政治性的國語問題” 第十一章 朝鮮與德領波蘭 一 朝鮮與波蘭的“同構性” 二 國語教育與同化政策 三 《 德領時代波蘭的國語政策》 四 “學校罷課”與“三一運動” 第十二章 什麼是“同化”? 一 殖民政策與同化政策 二 殖民地朝鮮的“民族語抹殺政策” 三 什麼是“同化”?——“教化”與“同化” 第十三章 偽滿洲國與“ 語” 一 所謂“多民族 ”偽滿洲國 二 “政治的國語問題”與多民族 三 奧匈帝國的“ 語”論爭 四 “ 語”的構想 第十四章 “共榮圈語”與日本語的“ 化” 一 偽滿洲國的“假名國字論” 二 《大東亞共榮圈與國語政策》 三 《向世界蔓延的日本語》 四 次國語對策協議會 五 第二次國語對策協議會 六 國語改革與日本語的普及 七 “國粹派”的反擊 八 “共榮圈語”之夢 結 語 後 記 岩波現代文庫版後記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李妍淑 韓國順天市生。延世大學文學學士,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博士。曾任大東文化大學講師、准教授,現為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特任教授、名譽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和言語思想史。本書曾榮獲1997年三得利年度學藝獎。另有著作:《異邦的記憶——故鄉,自由》(晶文社)、《作為幻影的“詞語”——近代日本的語言意識形態》(明石書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