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武」乃合「止」、「戈」二字而成,可見真正的「武」不只是暴力與流血,而且要止息干戈,停止戰爭,為人類社會帶來和平。這是中華武術的核心。 作為中國文化之一,中華武術源遠流長,但礙於缺乏文字記載,不少武林事蹟,皆屬口耳相傳,往往真假難辨。可以肯定的是,從明清時代起,不少門派向南傳播,先是駐足廣東一帶,及後再移師香港。戰後香港武館林立,彈丸之地遂一度成為武林重鎮。 然而武林宗師也是凡人,同樣需要面對營生和不同的現實問題。戰後香港開設武館,是否需要接受各門各派的挑戰?武館是否如一般市民所認知的,是罪惡的溫床?擂台是否武林中人的英雄地?以上種種,本書將嘗試拆解。作者特別強調武術與香港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一方面是轉變中的社會對武術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是武術也影響着香港的社會生活,漸漸融入一般市民生活之中,發展成今天老幼咸宜、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
導論001 01 從明到清,從北到南013 文獻中的明代武林風貌015 清代社會和廣東武術022 南北武術相遇廣東032 香江武林盛極一時038 02 武術、武館和擂台055 戰後南北宗師授業營生之法058 師、徒、武館073 從吳、陳比武到國術擂台086 03 文字、聲音和影像中的武術世界103 民國以前的武俠小說105 民國北派武俠小說的影響108 廣派和香港武俠小說109 無窮的想像:武俠廣播劇117 從神怪武俠片到武打片:黃飛鴻系列的影響119 龍虎武師、武術指導和武打演員123 04 李小龍與武術熱潮135 名震中外的李三腳137 後李小龍時代的功夫電影145 後李小龍時代的功夫電視劇149 李小龍和後李小龍時代的功夫漫畫150 05 工業化衝擊下的香港武術159 娛樂越來越多元化163 武俠電影步向式微164 東亞武術的競爭169 擂台上的新挑戰176 06 新時代、新位置191 社會經濟的大轉型194 香港武術界努力迎接挑戰197 傳統武術與現代武術204 面對更新式的武術形態212 07 中國武術的新領域221 格鬥以外的文化面相226 劍的跨文化之旅229 武術原生態的重塑和再造232 新的武術空間236
作者簡介 麥勁生 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主修歷史,副修英文;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歷史與政治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歷史學系講師,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系主任及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西方近代思想、近代史學理論、近代中德關係、近代軍事史及中國武術傳統,先後出版相關中西文專書十五種,發表論文六十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