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32659456 |
定价 |
RMB128.00 |
售价 |
RM140.80 |
优惠价 |
RM105.60 * (-25%)
|
作者 |
仲富蘭
|
出版社 |
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10-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744 页. 10.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此中国简体书,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不含调货时间)。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民俗掌故日曆》即將開啟5.0時代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
伴隨新年腳步,由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仲富蘭主編的《民俗掌故日曆5.0版(2023)》來到了您的案頭。
新年新世界,日曆也不例外。從2019年的第一版到如今的5.0版,年復一年,我們一直致力於推陳出新。
這是一部日曆書,可以查詢日期。365天,標識了每天的西曆農曆日期、天干地支、節氣、生肖等,可知寒暑,記錄了各種節日、紀念日,如“中國農民豐收日”“世界邏輯日”“世界詩歌日”等,可謂一應俱全。
這是一部民俗掌故日曆,可以深入瞭解中國民俗文化。民俗學前輩楊蔭深先生為後世留下的《事物掌故叢談》,涉及歲時令節、神仙鬼怪、衣冠服飾、飲料食品、居住交通、遊戲娛樂、花草竹木等,揭示了我們的民俗文化源頭。
365天,天天有相應民俗。讀者可以通過最新編寫的簡潔文字,每天瞭解一個民俗掌故的來龍去脈、慶祝方式、注意事項等。古代掌故與當下風俗,一脈相承,卻也充滿演變。歷史與現實,常常就是這樣奇妙。
如花朝節,江南一帶以農曆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等。配上宋代戴復古《花朝侄孫子固家小集》詩:“今朝當社日,明日是花朝。佳節唯宜飲,東池適見招。綠深楊柳重,紅透海棠嬌。自笑鬢邊雪,多年不肯消。”詩文相應,揭示出燦爛的詩句背後的民俗文化元素,讀起來就很有趣味。
又如瓷器,由長石、高嶺土、石英等為原料燒制而成的器具,搭配唐代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在陸龜蒙筆下,這般精美絕倫的越窯秘色瓷已無法用普通語言來描述,只能用巧奪天工的“千峰翠色”來形容。
再以餃子為例,古稱“角兒”,據說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後來用薺菜包餃子成為百姓新年食物,搭配清代何耳《水餃》詩:“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詩文相得益彰。
這也是一部漫畫書,圖文結合,相得益彰,可以日賞一畫。畫家潘方爾先生以豁達幽默的心態笑對生活,結合民俗主題,用一幅幅情趣盎然的漫畫來表達日常感悟。這些畫風獨特的漫畫,觸動人們的心靈,常常會讓讀者心領神會,報以會心一笑。
這還是一冊記事本。空白之處,可用於個人記事。點點滴滴,可以彙聚成一年的成長記錄。
這更是一部充滿詩與遠方的日曆,可以日誦一詩。與前幾版不同,這個版本彙集了與民俗相關的詩詞,也包括一些膾炙人口的民歌與兒歌。通過這些詩詞,讀者可以如臨其境,與古代詩人心氣相契,進一步深入瞭解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從而知道民俗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
“兔”飛猛進,讓我們共同走向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新的一年!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仲富蘭
主編 民俗學家、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俗文化學、民俗傳播學,是中國民俗文化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承擔多項 與上海市多項文創研究課題,已出版《上海六千年》《圖說中國人生禮儀》《中國民俗學通論》《水清土潤: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視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民俗傳播學》《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等40 餘部著作,部分論著被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