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典藏套書:史學巨擘的全方位人文書寫,劇變時代下不變的社會關懷,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余英時典藏套書:史學巨擘的全方位人文書寫,劇變時代下不變的社會關懷

       
 
ISBN 4711289873341
定价 NT3355
售价 RM524.20
作者 余英時
出版社 三民
出版日期 2022-12-07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2968 页. 21.
库存量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作者简介
     
 

 

跨越世紀的史學泰斗──余英時
一代巨擘的治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專文引言 ▎
  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
  中國的文化危機,在於硬性挪用西方思想,卻無視自身文化的積累,亦忽略變革是需要長期的努力。

  「『五四』以來,中國激進化的知識人好像是上了漂流在太平洋的船,他們想遠離中國文化,卻無法離岸太遠;他們想飄向西方文化,但又一再迷失了方向。他們在海上漂泊,兩邊都不能著岸。這個文化危機成了中國人最大的悲劇。」

  余先生在《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指出,中國文化和認同危機出自清末以降知識分子對中、西文化的矛盾心態。他們施行改革時,擁抱西方的「新制度」和「新思想」,一味摒棄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西方帝國主義的壓迫時,卻又流露出對於傳統的依戀。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的文化發展和認同皆處於混沌狀態,沒有根基,也就無法推動真正的民主、平等、人權和自由等通行全球的原則。

  藉由梳理眾多重要歷史人物和其身處的時代,余先生認為唯有體認到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特殊性,才能由內而外的推動社會發展,追求普世價值。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變與不變的權衡,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洪流該何去何從?時人又該如何因應變局?

  「政治祇是軀殼,文化則以靈魂注入此軀殼。中國人一向認為『徒法不足以自行』,其實是大有道理的。一切法制,本身的優劣最多不過是相對的,其成敗得失最後仍繫於人怎麼運用它。」

  此書藉由重新檢視中西文化發展和古今歷史脈絡,理解中國文化在現代變遷上所遭逢的挑戰,並提出因應未來的可能之道。

  書中所收內容皆屬通論短文,更有不少篇章出自余先生的講詞,深具演講能針對廣泛議題作出提綱挈領、鏗鏘有力分析之特色,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大師觀點。出版之際,余先生更字句斟酌,力求「雅俗共解」,希望每位來自不同背景,但關懷中國文化和思想發展的讀者,都能有所收穫。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重新審視、定義清代儒學的新發展和思想史成就。

  「如果允許我們把清代的考證運動比作畫龍,那麼東原和實齋便正好是這條龍的兩個眼睛。」  

  《論戴震與章學誠》於一九七六年首次發行,是史上首見深入分析清中葉兩大思想家──戴震(東原)和章學誠(實齋)──兩人在學術思想上激盪出的火花。時過近三十年,此版本不僅再現經典,更加上余先生基於新發現而作的增補和修改,使研究更加完備。

  余先生藉由歷史脈絡和心理背景兩個角度,分析戴震和章學誠兩人與乾嘉考證學風的複雜關係,並以此為根基,梳理十八世紀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此書大膽挑戰過去學界對清代儒學的認識,主張其與宋明理學仍有一定的傳承關聯,並肯定清代儒學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性。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為陳寅恪研究開疆闢土的先驅,完整解密史學巨擘的學術觀念和文化精神。

  「除非我們可以證明陳先生在一九四九年以後確已脫胎換骨,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所謂「新社會把鬼變成了人」),否則我們實在無法相信他在最後二十年中再也不寫詩批評現實政治了,他的學術著作再也不反映他對時代問題的關切了。」

  陳寅恪先生為上世紀史學巨擘,更是國共內戰後中國大陸唯一未滅的文化燈塔,繼續闡發「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然而,陳先生晚年遭逢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不能明白書寫己志,史著變得曲折幽深,詩文創作也以重重「古典」包裹「今情」,從而形成了一環套一環的暗碼系統。

  本書為余先生四十餘年研究陳寅恪的精華,成功破解陳先生的暗碼系統,重現其晚年生活與思想的真相。此書堪稱陳寅恪研究的先鋒,不僅激發諸多討論,更帶動後世的研究熱潮,引出了大批有關陳先生晚年的檔案史料。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
  一代史學大師的治學之道,一段亦師亦友的思想傳承之路。

  「我們師生之間的情感是特別的,因為它是在患難中建立起來的;四十年來,這種情感已很難再用『師生』兩個字說明它的內容了。」

  本書為余英時先生在恩師錢穆先生逝世一周年所整理的文集。作為錢先生嫡傳弟子,余先生從師徒互動軼事出發,勾勒錢先生早年的治學和教學精神,闡明錢先生對其深遠的影響。

  同時,本書爬梳錢穆先生的學術和思想研究,藉由錢先生的成就,刻劃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的發展,以及內部暗潮洶湧的互動。其中論及錢先生和新儒家錯綜複雜關係的專文,更是首次公開之作。

  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附有錢先生寫給余先生的親筆書簡,信中對後輩治學的諄諄教誨,亦看出兩代大師的薪火相承。

  ▋《會友集》(上、下)
  序是中國特殊的文體,為學人應文壇友人之邀而寫的文章。

  「我生平不會寫應酬式的文字,友人向我索序,我必儘可能以敬慎之心回報。首先我必細讀全稿,力求把握住作者的整體意向;其次則就我所知,或就原著旨趣加以伸引發揮,或從不同角度略貢一得之愚。」

  本書彙集了余英時先生為海內外學者友人所作序文五十一篇,涵蓋內容廣泛,不只縱貫中國古今歷史,更橫跨文學、哲學、宗教、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學科。每篇文章皆發自余先生淵博的學識、真誠的良知和深刻的文化關懷,精闢分析學術和時代課題,將代為作序的著作論題置入一個更為深廣的脈絡之中,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更為「廣大精微」的意義世界。

系列特色

  ◆余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余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者提供理解錢穆的另一取徑,也能從中觀察余先生自青年以來的學思歷程。

  ◆走出象牙塔的社會關懷
  余先生學術成就斐然,但是他並未將眼光限縮於研究的象牙塔中,而是賦予自身知識份子該有的淑世理想。從套書中的短文和講詞,可以看出余先生也將其學養和批判性眼光,應用在針貶時事與社會問題。他不畏政治勢力,不獨善其身,嘗試利用筆墨啟發讀者一同追求更自由、美好的時代。

  ◆時代變遷中的一盞明燈
  余先生藉歷史分析點破中國百年來所處的危機,亦巧妙剖析中國在他落筆當下的整體局勢,展現余先生對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之關懷,並給予讀者化解危機的可能方向。其見解在今日詭譎莫測的局勢下,讀起來依然擲地有聲。

余英時獲獎榮譽

  2006年 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2014年 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齊聲推薦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校長)
 

 

 
     
     
     

客服公告

1.
2.
3.
看看更多
02.01.2025 煥然一心,迎新年_Side Banner
15.02.2025 平和歸零,從心開始:禪繞與零極限分享會 [第23場]_Side Banner
16.02.2025 嚐鹹魚 品人生《回家。再出發》分享會_Side Banner
23.02.2025 木燈狗呆—木工體驗坊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01.03.2025 從山川到人生:騎行教師阿簡的跨時光之旅 分享會_Side Banner
01.2025 藝術家張晉峰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Telegram
閱讀城邦
城邦選物Cite Selection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