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學」推廣研究之向前邁步
自序
壹、戒律德行篇
第一章生命解脫與戒慧的實踐
第一節生命的真相與解脫之道
一、人類對生命的看法與佛法的回應
(一)人類對生命的看法
(二)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
(三)釋尊獨到的深見──四諦
二、生命由來的真相──苦、集二諦
(一)造業必受報
(二)因煩惱而造業
三、解脫之道在三學──滅、道二諦
(一)戒定慧三學的關係
(二)佛法修定不重深定
(三)佛法特重戒慧
第二節戒與慧的實踐
一、從戒的字義,看戒體的由來
(一)尸羅是善的習性,是人類生而就有
(二)佛的戒法,是從深切了解而起淨信,誓願作在家出家弟子
二、廣義的戒:一切正行(三乘別的德行)
(一)德行包涵內心與事行
(二)人天乘的德行
(三)聲聞乘的德行
(四)菩薩眾的德行
三、狹義的戒:三乘別的戒法
(一)在家戒法──五戒、八戒、十善戒
(二)出家戒法
(三)菩薩戒法
(四)戒的目的:為達世間的「和樂善生」
四、戒的根源是「慈悲」
(一)慈悲不殺(護生)是一切戒法的根源
(二)慈悲的長養與體證
(三)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在佛教史上的轉折
(四)慈悲是聲聞與菩薩的不同所在
(五)慈悲表現在實際有變動性
(六)儒墨以孝為道德根源的反思
五、慈悲的根源是「緣起」
(一)慈悲是人心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同情
(二)依緣起來作慈悲與仁愛的比較
六、對緣起的如實了知是「智慧」
(一)對「緣起」的如實了知
(二)般若空慧的價值:對治戲論(自性執)
(三)般若空慧的修學:聞思俢證的次第
七、「慧」是「戒」的開始與完成
(一)慧是戒的開始:聽聞→正見→淨信→戒行
(二)真正的『梵行已立』是無漏聖道的成就
第二章佛梵儒德行的比較與「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第一節佛法德行與印度六法、儒家德行的比較
一、佛法德行與印度六法的比較
(一)印度宗教以六法能得三種樂
(二)佛教的「人天乘」除去祭祀、咒術
(三)基於人天的「聲聞乘」也除去祭祀、咒術
(四)基於人天聲聞的「菩薩乘」融攝祭祀、咒術、苦行
二、佛儒修學歷程的德行比較
(一)儒佛之道大同
(二)道之宗要及其次第
(三)格物以致其知(正見成就即信成就)
(四)誠意(戒成就)
(五)正心(定成就)
(六)修身(慧成就)
(七)成就利他的道次──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二節從印順導師核心思想看「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一、印順導師對印度佛教史的論判
二、中國佛教屬「後期大乘」急求成佛的淨土行
(一)印順導師與太虛大師對印度三期佛教的分判不同
(二)中國佛教屬「像法期」,依天乘行入大乘的淨土行
(三)中國佛教屬「後期大乘」特色是急求成佛
三、從全體佛法觀點看淨土,不同於傳統淨土行
(一)淨土是大小乘人共仰共趨的理想世界
(二)大乘經特讚西方淨土阿彌陀佛之因
(三)中國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是受西域譯經傳法者影響
(四)從往生極樂的三部經典,看所被根機漸普遍,法門也漸低淺
(五)往生淨土與莊嚴淨土的省思
(六)易行道與難行道的抉擇
(七)回應淨土行者對淨土的四種讚揚
四、印順導師從印度四期佛教中抉擇其核心思想
(一)「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相當於第一義悉檀
(二)「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相當於對治悉檀
(三)「(梵化之機應慎)」是世界悉檀
(四)「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
五、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人菩薩行的提出
(一)「人間佛教」受太虛大師影響而有不同
(二)「人間佛教要略」的含意
(三)「人間佛教」的佛法,解脫心不礙利他行
(四)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
(五)向正確的目標邁進
六、《成佛之道》是「人間佛教」思想的精要展現
貳、研律對比篇
第三章印順導師的律藏研究及其與平川彰的異義
第一節印順導師對《律藏》集成的探究
一、大乘「重法輕律」是佛法發展中的一大損失
(一)「法與律」本是同一內容的兩面
(二)「法與律」因僧伽發展而分化對立
(三)大乘「重法輕律」是佛法發展中的一大損失
二、印順導師對《律藏》集成的探究
(一)《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的寫作動機
(二)《律藏》的集成次第
三、《波羅提木叉經》(戒經)
(一)「布薩」是說戒的制度
(二)《戒經》的組織
四、〈經分別〉的探究
(一)〈經分別〉的意義、內容與集成
(二)印順導師與平川彰對〈經分別〉的不同看法
五、摩得勒伽與犍度的探究
(一)律的「摩得勒伽」是犍度的母體
(二)「受戒犍度」的集成與內涵
(三)〈犍度〉的成立
六、比丘尼律與律藏組織的探究
(一)比丘尼律的探究
(二)律藏組織的探究
第二節印順導師對平川彰「大乘教團起源」三種立論的反思
一、佛塔應為僧伽所有
二、部派間是可交往共住
三、十善戒不單屬在家戒
四、部派間已漸傾向大乘
第四章印順導師與傳統研律者的比較
第一節研律方法的比較
一、印順導師的研究方法
(一)史地考證法
(二)依三法印研究佛法
二、中國律宗的由來與開展
三、戒體觀的比較
(一)印順導師的戒體觀
(二)傳統律宗的戒體觀
(三)「僧種斷絕」之慮
四、印順導師對傳統律宗的評議
第二節和樂清淨僧制的探究
一、出家戒法的演變與內涵
(一)從《阿含》掘發出家真義
(二)早期出家戒法的演變:四清淨→戒具足→戒成就
(三)發展完成的三類出家戒法
(四)具足戒法的條件內涵
(五)出家對資具、眷屬、男女欲的處理
二、和樂清淨僧制的探究
(一)僧制由來與特色
(二)早期僧團生活的演變:四聖種→四依法→依法攝僧
(三)釋尊制戒的動機歸納為六義
(四)「六和敬」的僧團生活
(五)和樂清淨的僧團,負起正法久住的責任,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
第三節現代研律範例
一、關於「女眾出家」
二、「八敬法」的由來與影響
三、小小戒的取捨
四、金銀戒的受取
五、提婆達多的五法破僧
六、兩次結集對教團的影響
七、佛陀最後的教誡
叁、興革傳承篇
第五章印順導師論中國佛教制度的興革之道
第一節泛論中國佛教制度
一、僧制取法當時的政治,但肯定人類平等,保持民主特質
二、中國僧制的演化
(一)初仿印度「依律而住」,後演化為二
(二)受儒文化影響,寺院漸子孫化,叢林產生傳法制
(三)民國元年的「中國佛教會」是僧俗混合制的原因
三、僧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節受戒傳戒與捨戒還俗
一、當代台灣的傳戒制度
(一)戒嚴期中國佛教會主導台灣傳戒
(二)訪談淨心長老
(三)訪談道海長老
二、對傳戒的評議
(一)聖嚴法師與續明法師對傳戒的評議
(二)印順導師說明傳戒與受戒的難
(三)印順導師舉寶華山、中佛會傳戒流於形式之處
(四)關於「菩薩戒」的頭頂燃戒香
三、關於還俗與出家
第三節僧教育的目的、省思與實踐
一、僧教育的目的,用於修行、學問、興福
二、古今中外僧教育的省思
(一)聞思經教的慧學中心對發揚佛教功不可滅
(二)中國佛教內傷是「重修行而義學衰」
(三)太虛大師理想的僧教育學制足以媲美那爛陀
(四)現今臺灣佛教應從教學相長中造就師資
三、印順導師的僧教育實踐
第四節僧俗關係的回顧與展望
一、僧俗的定義與責任
二、早期印度的僧俗關係和合
三、過去中國僧俗關係的偏失與反省
(一)明太祖政策的偏失,經懺流為僧眾生計
(二)民國以來的「俗之僧奪」與「僧之俗變」
(三)希望真誠的護法,能從旁助成僧團的和樂清淨
四、建設在家佛教的方針
第五節僧制的其他問題
一、關於素食問題
(一)駁斥偽科學的肉食者
(二)駁斥僧眾不妨食肉
(三)近代台灣佛教素食觀的演變
二、經懺與寺院經濟
(一)經懺的由來與影響
(二)印順導師與聖嚴法師對經懺的看法不同
(三)今日台灣佛教的非營利事業,以慈濟、福智為例
三、關於僧衣問題
(一)印順導師對僧裝改革的評議
(二)印順導師對僧衣染色的論究
四、主持佛化婚禮
五、白衣不許研律
第六章昭慧法師在律學與佛教倫理學的特見
第一節昭慧法師在律學方面的特見
一、敘述律制的開展及印順導師的律學貢獻
二、《四分比丘尼戒經彙編》的特色
三、《律學今詮》闡述律學基本原理及應用議題
(一)戒律與政治、法律的原理比較
1佛依緣起開展出「眾生平等的民主僧制」,流傳中漸變質
2民主制度是用眾緣的力量,把個人的因素降至最低
3僧團無眷屬、私產,故能做到「利和同均」
4佛依緣起開展的「階級平等」,無法推展到僧團外之因
(二)從「八敬法」解構佛門男性沙文主義
四、《法與律之深層探索》論集簡述
(一)滅諍是僧團和合的必要條件
(二)佛法倫理視野與價值判斷例舉
(三)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平衡槓桿
(四)世界佛教女性的處境與轉機
第二節昭慧法師在佛教倫理學的特見
一、昭慧法師的倫理學著作
二、《佛教規範倫理學》理論篇簡介
(一)緣起──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基本原理
(二)「護生觀、因果律」是緣起論的道德原則
(三)「中道」是佛教倫理學實踐綱領
(四)從生命倫理的四個基本原則,看理想的僧制
(五)戒律的法理學與立法原理
(六)佛教與基督宗教「法哲學」的對話
三、《佛教規範倫理學》應用篇簡介
(一)佛法的生死觀
(二)「代理孕母」的佛法觀點
(三)婚姻、通姦、性解放的佛法回應
四、昭慧法師獲頒日本「庭野和平獎」表彰其貢獻
(一)成為社會運動者的偶然因緣
(二)拓展人間佛教的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
附錄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