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一部在自然主義立場上利用資訊理論來解釋知識、內容和意義的經典之作。作者認為,傳統的知識定義存在缺陷,應當用知識的資訊論說明取而代之。於是,作者從資訊的數學理論起步,發掘信息量和資訊內容的內在聯繫,試圖闡述一種可用於認知和語義研究的資訊語義學理論。 根據資訊語義學理論,作者回應了知識論研究中的諸問題及懷疑論的挑戰,對信念、概念、內容、意義等基本概念做了細緻分析,並最終說明人這樣一個複雜的物理系統何以能夠處在有意義的狀態當中。因此,該書實質上是自然主義和唯物主義對人類心靈進行解釋的一次探索,為心靈的哲學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 資訊 第1章 通信理論 所產生的資訊的量 所傳輸的資訊的量 因果性與信息 第2章 通信與資訊 資訊的通常概念 信息的專有量度 資訊流的通信限制 第3章 資訊的語義理論 第二部分 知識與知覺 第4章 知識 通常的判斷 蓋蒂爾問題 抽獎悖論 通信 第5章 通信通道 絕對概念 通道條件 相關的諸可能性與懷疑論 第6章 感覺和知覺 類比編碼和數位編碼 感覺過程對認知過程 知覺的物件 …… 第三部分 意義和信念 注釋 索引 譯後記
弗雷德·I.德雷斯克(Fred I.Dretske,1932-2013),美國哲學家,曾執教于威斯康星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杜克大學,以自然主義知識論和心靈哲學研究聞名於世。1994年獲得珍·尼科德獎,2003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對資訊理論做了創造性研究,提出了“資訊語義學”,開闢了對知識、意義、認知和行為進行自然主義解釋的新路徑。代表作有《知識與資訊流》(1981)、《解釋行為》(1988)、《將心靈自然化》(1995)等。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王世鵬,華中師範大學心靈與認知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心靈哲學、形而上學和比較哲學。代表作有《資訊與心理內容》(2016)、《東西方心靈哲學比較研究》(2020)等。發表論文20餘篇。 高新民,華中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史、形而上學、心靈哲學、比較哲學等。代表作有《現代西方心靈哲學》(1994)、《心靈與身體:心靈哲學中的新二元論探微》(2012)、《非存在研究》(2013)《心靈哲學的當代建構》(2019)等。發表論文200餘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