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序 1 I.讀書就是自我塑造 1 一、我要讀書 6 我曾被高中拒之門外 7 高考改變命運 10 二、大學時代的讀書和思考 13 我的第一篇論文 14 大學裡的讀書生活 16 研究生階段的彷徨 21 開始閱讀英文原著 23 三、學術上的脫胎換骨 28 讀書無止境 28 西方的學術訓練 31 進入微觀世界 37 四、學術閱讀與日常閱讀 41 為寫作而讀書 42 讀有批判精神的書 47 非虛構和回憶錄是我的閱讀重點 50 對社會現實的寫作 53 享受文學的世界 56 沒有時間讀書怎麼辦 59 II.進化、故事和認識自我 65 一、能講故事和講好故事關乎我們的生存 68 我們來自哪裡 68 講故事的能力關乎生存 69 故事拯救了人類 71 講故事就是文化的積累 72 抹去故事的危險 74 二、只有合作才能自我超越 77 合作才能實現個人和集體的雙贏 78 人類發展到今天是合作的結果 81 外部聯繫緊密才能促進內部的團結 83 模仿比創新更重要 84 人類的平均智力在下降 86 文明是否會倒退 87 三、“認識自我”是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 90 一個文藝復興式的學者 92 通俗作品也可以是深刻的 93 人與自然的故事 94 人類會不會再度受到挫折 97 III.歷史的微聲 101 一、“黑暗的中世紀”的叛逆思想 104 微觀歷史的思想根源 108 發現庶民的聲音 110 審判的細節 113 罪名是荒唐的,審判是鄭重的 115 塵埃落定 117 微觀歷史的生命力 119 二、非虛構寫作需要批判的眼光 122 非虛構寫作應該有社會擔當 122 我們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嗎 126 非虛構寫作要有人文和社會的關懷 129 史家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 131 三、都市故事與都市歷史——關於真實性的討論 134 怎樣認識歷史的真實性 134 文學有歷史真實性嗎 140 都市文學與都市歷史 144 IV.世界歷史中的中國 151 一、把中國放到世界歷史中 155 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 156 新文化史“新”在哪裡 159 新文化史與中國研究 168 寫下層民眾的方法論問題 174 史學觀與史料的運用 181 二、美國史角度的中美關係 187 認識中美關係的理論取向 187 早期中美的接觸與理解 192 門戶開放還是關閉 195 傳教士的角色 202 中美關係的度量 208 三、從日本史觀察近代中國 213 內部因素的決定性的作用 214 前現代的日本與中國 216 誰是“封建社會” 223 中日的文化和意識傳統 229 西方概念能解釋中國嗎 234 東渡日本的中國學生 240 V.歷史的中時段 245 一、中國是“停滯”的嗎 249 從社會史到思想史 249 18世紀中國的悖論 253 “心性史”和“意識史” 256 二、中國革命的歷史土壤 258 暴力問題的研究 260 特殊的暴力文化模式 262 社會環境與暴力行為 265 敘事史的範例 268 三、集權是清王朝覆沒的根本原因 271 在這種體制之下,沒有自救的機制 272 清王朝為什麼沒有在最弱的時候倒臺 274 過度集權實際上削弱了執政能力 275 不要對全能政府抱有幻想 278 專制王權的致命傷 280 是帝王史觀,還是民眾史觀 283 VI. 20年不能磨一劍 287 一、族群矛盾與革命的爆發 292 為什麼要研究族群 292 革命中的族群 294 漢化與“滿化” 296 二、內陸商人的大事業 301 商業的社會史 303 內部機制和外部條件 305 經營模式和商業習慣 307 自貢鹽業的經營環境 308 家族企業是“封建”的嗎 310 比較研究的視野 311 VII.歷史的斷想 315 一、地方治理面臨的挑戰 319 傳統社會怎樣應對瘟疫 319 地方自治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324 村落雖然有衝突,但合作是主流 328 二、考察邊緣人群 332 乞丐文化能夠告訴我們什麼 332 秘密會社與革命 338 犯罪、懲罰與監獄 342 三、烏托邦、夜生活和城市記憶 348 劫難後的重建 348 塑造模範首都 352 圓明園的訴說 354 魔都夜生活 357 一個女人的世界 360 四、研究日常也可以回答大問題 365 從日常發現深層文化 366 跨國和跨文化 367 代結語:不可能預測歷史的未來進程 371 為什麼歷史沒有規律 374 歷史事件沒有確定性 377 歷史可以重複嗎 379 有所謂的總體史嗎 381 不要幻想創造歷史 384 徵引文獻 387 一、中文 387 二、英文 394 三、日文 403 後記 404
王笛 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曾任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 主要關注中國社會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觀史的研究。 學術代表作有《跨出封閉的世界》、《街頭文化》(中英文)、《茶館》(兩卷本,中英文)、《袍哥》(中英文)、《走進中國城市內部》、《從計量、敘事到文本解讀》,著有非虛構歷史讀物《消失的古城》《那間街角的茶鋪》。 兩次榮獲美國城市歷史學會(UHA)最佳著作獎,並獲首屆“呂梁文學獎”、單向街圖書獎、中國會黨史研究會最佳著作獎等圖書獎。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