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9049676 |
定价 |
RMB78.00 |
售价 |
RM85.80 |
优惠价 |
RM64.35 * (-25%)
|
作者 |
王德勝,楊光
|
出版社 |
中國文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9-01 |
装订 |
平裝. 無. 366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言
上編 媒介時代的文藝批評轉型
媒介變遷與文藝批評的面貌
數位媒體時代的藝術批評
“微時代”:美學批評的空間意識建構
新媒介文藝批評及“媒介說”文藝觀的出場
作為事件的網路文藝與新文藝評論的再出發
互聯網時代的藝術批評問題斷想
當代網路文藝批評的存在形態與批評特質
後人類狀況與文學理論新變
技術進步對新藝術形式衍生及其創作形態表現的影響
通向跨媒介間性藝術史
下編 文藝批評形態重塑及其實踐
媒介文化時代的文體新變及其反思
“微眾”的批評:“微”時代文藝批評的新主體與形態
走向交往詩學:彈幕文化與社交時代的文藝變革
粉絲批評的崛起——粉絲文藝批評的形態、策略與抵抗悖論
演算法時代的情感與文學——由AI詩歌的AI分析談起
播客:聲音裡的情感共同體
寧芙化身體與異托邦:電子遊戲世代的存在哲學
“皮格馬利翁情結”與人機之戀
新媒體文藝的跨媒介表意與傳播範式研究
中國當代媒介場域中的“女性脫嵌者” |
|
|
|
|
|
|
|
|
|
|
|
|
|
|
王德勝
首都師範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重量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等。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教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180餘篇。 楊光,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東嶽青年學者,山東師範大學網路文藝生產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專案和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青年專案各1項,在《文學評論》等發表論文40餘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