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一小隊被稱為“轟炸機黑手黨”的烏托邦
式的空軍戰略家試圖通過精確轟炸贏得大戰,在充分研究
了全新技術設備諾登投彈瞄準器後,他們認定在白天實施
只針對敵方特定重要基礎設施的轟炸會起作用。然而事與
願違,數次行動失敗後,戰局失控。隨後軍方高層下令更
換指揮官,新指揮官李梅實施了與前任指揮官漢塞爾截然
相反的區域轟炸戰略,在凝固汽油彈的幫助下,李梅共轟
炸了日本的67座城市,但由於轟炸造成的傷亡慘重,李梅
的行為引起極大爭議。
這是一個關於理想主義、實用主義、技術創新和不可
估量的戰爭代價的故事。在書中,格拉德威爾肯定了李梅
的貢獻,其方式雖然粗暴,但縮短了戰爭持續的時間,在
某種程度上可謂避免了更大的代價,讓所有人更快地重新
擁有和平與繁榮。以漢塞爾為代表的“轟炸機黑手黨”雖
未獲得成功,但格拉德威爾用大量篇幅描述並稱讚了其對
夢想、創新和科技的堅持,將其視為道德典範。沒有堅持,
原則便沒有意義。漢塞爾是一個典型的堂吉訶德式人物,
他的行為生動地給讀者展示出好的意圖為何事與願違。格
拉德威爾引出的是一個道德判斷與事實判斷的哲學問題,
考驗的是道德與人性。
編輯推薦
1.《異類》《引爆點》作者格拉德威爾全新作品
“超會講故事的作家”、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格拉德威爾全新作品
2. 《科克斯書評》2021年最佳歷史類圖書
亞馬遜空軍歷史類圖書TOP1
3.延續“格拉德威爾”系列風格
4. 一部現代戰爭啟示錄
一個關於堅持、癡迷、創新和不可估量的戰爭代價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5. 對軍事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東京大轟炸的全新分析
6. 當道德面臨現實,當夢想與堅持瀕臨幻滅,感受決策者背後的權衡與掙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