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的衝突會帶來物競天擇的危機感
人與制度的衝突會暴露自私自利的劣根性
而衝突,往往來自不理解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採取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珍古德~
從保護校園流浪狗的理工男變成為了保育動物的生命科學研究者
從保護國家公園的基層公務員變成致力於環境關懷議題的民意代表
走遍台灣海岸線、台灣高山、森林、離島、鄰近小島
本書是林于凱從學生時期起,參與動物保育的每一趟行動的記錄與心得。
他發現:
眾多動物問題的根源,還是來自人類不負責、以及不願理解的行為;如果更多人能體認,這個地球環境不只是為人類而存在,還有很多動物住在人類本來不去的地方,只是因為人類活動的擴張,導致了彼此領域的重疊而產生衝突。
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面對種種的動物議題時,時常都感性多於理性,偏狹的愛常常發生。不過,這就是人性,如果動物講話人類聽得懂,可能就比較能同理彼此的處境,從而找出更好的理解共存之道。
「理解共存」,不只適用人類社會,也適用於人及動物社會。
名人推薦
推薦所有關心環保、動保、海保及漁業永續的朋友們都能閱讀此書。作者將自己二十多年來對這些頗有爭議的課題的觀察和體認,作了很客觀理性的剖析。相信會讓您重新思考自己過去所持的觀點是否合乎情理法。──邵廣昭,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榮譽講座
跟于凱曾在玉山國家公園共事過,彼此認識已超過10餘年了。他從學生時代到公務職場對於野生動物保育的專業與執著,是從事保育工作者的典範;尤其在當上民代後對與保育議題的投入更是令人感佩。此書集結于凱大學、公職到議員各個階段所遇到保育事件的觀察與看法,內容寫實、剖析精確,值得推薦給社會大眾來閱讀,共同為生態保育工作盡一分心力。──林文和,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似乎只是轉瞬間,于凱從一個青澀、愛狗、關心動物保護的大學生,成為高雄市議員。要在多元的價值理想間做出衡平、適切的選擇,本身就是政治的一大考驗。本書「非關政治」,但為動保發聲,正是最佳寫照。值得一讀。──朱增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