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00192897 |
定价 |
RMB88.00 |
售价 |
RM96.80 |
优惠价 |
RM72.60 * (-25%)
|
作者 |
(法)皮埃爾·辛加拉維魯
|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 |
2021-08-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42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法國學者辛加拉維魯依據大量檔案文獻,撰寫的一部研究八國聯軍臨時政府對天津進行殖民統治的歷史專著。自列強在北京與清政府開始談判以來,聯軍便在天津組織了臨時政府,統治這座城市長達兩年零一個月之久,直到 1902年 8 月 15 日才將之移交給新任直隸總督袁世凱(1859-1916)。
在國內研究庚子國變和八國聯軍侵華史的相關論著中,有關天津臨時政府及其管治史的著述並不多見。本書更以豐富的史料和生動的歷史敘事而獨樹一幟。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中譯本序言(張國剛) / i
引言 十個帝國擠在一塊彈丸之地上——一段帝國全球化歷史 / 001
中華帝國與其他殖民帝國一樣嗎? / 004
天津外國租界參差不齊的發展 / 007
外交首都和現代中國的起源 / 013
1900年的天津是帝國主義全球化的試金石 / 021
第一章 人間地獄 ——圍城、戰役、洗劫 / 029
遭遇世界大戰的城市 / 030
天津是義和團和紅燈照的革命之都? / 032
驚心動魄的租界保衛戰:中國人的圍攻和聯軍間的衝突 / 039
被遺忘的戰役:出人意料的亞洲人的勝利? / 052
另一場天津大屠殺:記憶、殺戮和搶劫 / 058
第二章 國際政府的建立——是外國人通過軍隊強加的行政機構,還是中國人
請願獲得的民主? / 081
中國土地上的多國聯合政府 / 084
國際臨時政府的建立 / 084
強大的委員會:帝國競爭的舞臺 / 087
中國的精英服務于國際政府:街區和部門的專家 / 091
外國行政機構的中國基礎 / 097
請願式民主 / 100
請願制度與持續革新 / 100
中國行政實踐的再創造:請願和“有功士紳” / 104
榜樣政府?腐敗與行政道德的提升 / 107
第三章 在混亂中恢復秩序 ——巡捕、司法和社保 / 118
無員警無法治的當地社會?當地的社會調節方式和新公共
秩序的建立 / 119
持續的戰爭:公共安全的新舊問題 / 122
義和團或強盜,戰爭或騷亂? / 122
危險的外國人:兵痞、逃兵、冒險家 / 124
當地要求和國際保護 / 132
竊取權力,制售 / 135
維持秩序的工具 / 141
國際巡捕、當地巡捕和密探 / 142
複雜的司法結構 / 148
鎮壓性的高效司法? / 151
管治窮人:打擊乞討和建立救濟所 / 159
貧民食物供應:國際援助和中國互助 / 162
第四章 土地整治——外國人的占地和當地人的抗議 / 179
土地整治使用的新科技 / 181
地圖與土地:廢棄的圖紙和虛擬的視圖 / 181
地籍管理處和房地產主:徵用、補償和註冊 / 190
無法完成的人口普查 / 195
國際整治和當地抵抗 / 197
拆除堡壘,削弱天津防禦 / 197
河流整治:灌溉、氾濫和航行 / 200
道路、橋樑和有軌電車的國際化 / 203
電報戰爭 / 211
第五章 衛生革命? ——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人口控制 / 223
城市消毒和環境保護 / 226
利用囚犯和貧民清掃街道 / 226
保護河流和樹木 / 229
飲用水和污水的管理 / 230
死屍管理:拆除中國墳地,建造公共墓地 / 234
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 236
法日聯手的衛生局 / 237
妓院的管理 / 240
預防鼠疫和抵抗霍亂:天津身處世界大流行病的中心 / 245
第六章 鹽——政府的建設和平民社會的形成 / 261
爭奪鹽坨的所有權 / 263
中國商人令人吃驚的勝利 / 267
臨時政府恢復鹽稅 / 273
第七章 城市化的飛速發展 ——土地的佔有和分割 / 285
土地的獲取和劃分策略 / 288
左岸:俄國、比利時、奧匈帝國、義大利租界的建立 / 288
右岸:法國、日本、英國和德國老租界的向西擴張 / 294
美國計畫的失敗:“國際租界”或“私人租界” / 301
內鬥:地緣政治與日常互動 / 304
英俄在火車站附近的塹壕戰:鬧劇、表演還是國際衝突? / 306
國際爭鬥和帝國團結:天津街頭的法國人、英國人、印度人、德國人 / 313
街道、房屋、人:管轄區和司法的衝突 / 323
第八章 留下痕跡的政府 ——城市歸還和行政延續 / 339
長期保留對臨時政府的記憶:戰利品、勳章和檔案 / 341
臨時政府解散和將天津歸還給中國當局 / 347
天津是中國全球化的實驗室?外國專家的保留和公共政策的延續 / 355
結論
“新舊二世紀之界線,東西兩半球之中央”
——19世紀現代化的歷史貢獻 / 373
附錄1 來自世界各地的檔案
——原始資料說明 / 387
附錄2 被遺忘的天津1900年
——歷史文獻說明 / 391
參考文獻 / 397
|
|
|
|
|
|
|
|
|
|
|
|
|
|
|
皮埃爾·辛加拉維魯,法國歷史學家,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大學-先賢祠-索邦大學(巴黎一大)當代史教授,出版過多部有關19至29世紀殖民與全球化歷史的著作,包括在瑟伊出版社發行的《十九至二十世紀殖民帝國》(Points Histoire叢書,2013)、《一段可能的歷史》(2016)和《亞洲眼中的世界:製圖的歷史》(Seuil Beaux-livres叢書,2018),他還參與了《法國世界史》(2017)的編撰。
譯者簡介
:
郭可,出版有《巴黎》(世界古都叢書,三秦出版社,2006)、《冥想》([法]克裡斯托夫·安德列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法]伯希和、[日]高田時雄著,中華書局,2006)等著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