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431193 |
定价 |
RMB89.00 |
售价 |
RM97.90 |
优惠价 |
RM68.53 * (-30%)
|
作者 |
李志道(主編)
|
出版社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7-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47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上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經絡總論2
第一節經絡的組成2
一、十二經脈2
二、奇經八脈3
三、十五絡脈3
四、十二經別4
五、十二經筋5
六、十二皮膚5
第二節經絡的功能6
一、溝通內外,聯絡臟腑6
二、運行氣血,濡養周身7
三、抵禦病邪,反應病候7
四、傳導感應,調整虛實7
第三節經絡系統的文獻研究7
一、《足臂十一脈灸經》系經絡學說之源8
二、經絡存在縱行、橫行和層次狀三種分佈形式11
三、經脈“是動病”“所生病”當改為“是動病”“是主病”更為合適12
四、對奇經八脈的研究15
五、衛氣循行的系統研究作為探究經絡實質的突破點18
第四節經絡實質的文獻研究20
一、經脈、絡脈是血管21
二、經筋是神經22
三、衛氣是神經功能的表現23
第二章腧穴總論26
第一節腧穴學的形成、發展、分類和命名26
一、腧穴學與《內經》同一時代形成26
二、腧穴學的發展27
三、腧穴的分類27
四、腧穴的命名27
第二節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28
一、腧穴的主治特點28
二、經穴的主治規律29
第三節特定穴30
一、五輸穴30
二、原穴30
三、絡穴30
四、郤穴30
五、背俞穴31
六、募穴31
七、下合穴31
八、八會穴31
九、八脈交會穴32
十、交會穴32
第三章十四經脈與腧穴33
第一節手太陰肺經33
一、經絡循行33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33
三、聯絡的部位33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33
五、本經腧穴35
中府/35雲門/36天府/36
俠白/37尺澤/37孔最/38
列缺/39經渠/39太淵/40
魚際/41少商/41
第二節手陽明大腸經42
一、經絡循行42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42
三、聯絡的部位43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43
五、本經腧穴44
商陽/44二間/45三間/45
合谷/46陽溪/47偏曆/47
溫溜/48下廉/48上廉/49
手三裡/49曲池/50肘髎/50
手五裡/51臂臑/51肩髃/51
巨骨/52天鼎/52扶突/53
口禾髎/53迎香/54
第三節足陽明胃經54
一、經絡循行54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55
三、聯絡的部位55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55
五、本經腧穴56
承泣/56四白/57巨髎/57
地倉/57大迎/58頰車/58
下關/59頭維/59人迎/60
水突/60氣舍/61缺盆/61
氣戶/62庫房/62屋翳/62
膺窗/63乳中/63乳根/63
不容/63承滿/64梁門/64
關門/64太乙/65滑肉門/65
天樞/65外陵/66大巨/66
水道/67歸來/67氣沖/67
髀關/68伏兔/69陰市/69
梁丘/70犢鼻/70足三裡/70
上巨虛/72條口/73下巨虛/73
豐隆/74解溪/75沖陽/75
陷穀/76內庭/76厲兌/76
第四節足太陰脾經77
一、經絡循行77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77
三、聯絡的部位77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77
五、本經腧穴78
隱白/78大都/79太白/79
公孫/80商丘/80三陰交/81
漏穀/82地機/82陰陵泉/83
血海/83箕門/84沖門/84
府舍/85腹結/85大橫/85
腹哀/86食竇/86天溪/86
胸鄉/87周榮/87大包/87
第五節手少陰心經88
一、經絡循行88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88
三、聯絡的部位88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89
五、本經腧穴90
極泉/90青靈/90少海/91
靈道/92通裡/92陰郤/93
神門/93少府/94少沖/94
第六節手太陽小腸經95
一、經絡循行95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95
三、聯絡的部位95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95
五、本經腧穴96
少澤/96前穀/97後溪/97
腕骨/98陽穀/98養老/99
支正/99小海/100肩貞/100
臑俞/100天宗/101秉風/101
曲垣/101肩外俞/102肩中俞/102
天窗/102天容/103顴髎/104
聽宮/104
第七節足太陽膀胱經105
一、經絡循行105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05
三、聯絡的部位105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05
五、本經腧穴108
睛明/108攢竹/108眉沖/109
曲差/109五處/109承光/110
通天/110絡卻/111玉枕/111
天柱/111大杼/112風門/112
肺俞/113厥陰俞/113心俞/114
督俞/114膈俞/114肝俞/115
膽俞/115脾俞/115胃俞/116
三焦俞/116腎俞/116氣海俞/117
大腸俞/117關元俞/118小腸俞/118
膀胱俞/118中膂俞/119白環俞/119
上髎/119次髎/120中髎/120
下髎/120會陽/121承扶/121
殷門/122浮郤/122委陽/123
委中/123附分/124魄戶/124
膏肓/125神堂/125譩譆/125
膈關/126魂門/126陽綱/127
意舍/127胃倉/127肓門/128
志室/128胞肓/128秩邊/129
合陽/129承筋/130承山/130
飛揚/130跗陽/131昆侖/131
僕參/132申脈/132金門/133
京骨/133束骨/133足通穀/134
至陰/134
第八節足少陰腎經135
一、經絡循行135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35
三、聯絡的部位135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35
五、本經腧穴137
湧泉/137然穀/138太溪/138
大鐘/139水泉/139照海/140
複溜/140交信/141築賓/141
陰穀/142橫骨/142大赫/143
氣穴/143四滿/143中注/144
肓俞/144商曲/144石關/145
陰都/145腹通穀/145幽門/146
步廊/146神封/146靈墟/146
神藏/147彧中/147俞府/147
第九節手厥陰心包經148
一、經絡循行148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48
三、聯絡的部位148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48
五、本經腧穴149
天池/149天泉/150曲澤/150
郤門/150間使/151內關/152
大陵/152勞宮/153中沖/153
第十節手少陽三焦經154
一、經絡循行154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54
三、聯絡的部位154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54
五、本經腧穴156
關沖/156液門/156中渚/157
陽池/157外關/157支溝/158
會宗/159三陽絡/159四瀆/159
天井/160清泠淵/160消濼/160
臑會/161肩髎/161天髎/161
天牖/162翳風/162瘈脈/162
顱息/163角孫/163耳門/163
耳和髎/164絲竹空/164
第十一節足少陽膽經165
一、經絡循行165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65
三、聯絡的部位165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66
五、本經腧穴167
瞳子髎/167聽會/168上關/168
頷厭/169懸顱/169懸厘/169
曲鬢/169率穀/170天沖/170
浮白/170頭竅陰/171完骨/171
本神/171陽白/172頭臨泣/172
目窗/173正營/173承靈/173
腦空/174風池/174肩井/175
淵腋/176輒筋/176日月/177
京門/177帶脈/178五樞/178
維道/178居髎/179環跳/179
風市/180中瀆/181膝陽關/181
陽陵泉/181陽交/182外丘/182
光明/183陽輔/183懸鐘/183
丘墟/184足臨泣/185地五會/185
俠溪/185足竅陰/186
第十二節足厥陰肝經186
一、經絡循行186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86
三、聯絡的部位186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87
五、本經腧穴187
大敦/187行間/188太沖/188
中封/189蠡溝/189中都/190
膝關/190曲泉/190陰包/191
足五裡/191陰廉/192急脈/192
章門/192期門/193
第十三節任脈193
一、經絡循行193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194
三、聯絡的部位194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194
五、本經腧穴195
會陰/195曲骨/196中極/196
關元/197石門/198氣海/198
陰交/199神闕/199水分/200
下脘/200建裡/200中脘/201
上脘/202巨闕/202鳩尾/202
中庭/202膻中/203玉堂/204
紫宮/204華蓋/204璿璣/204
天突/205廉泉/205承漿/205
第十四節督脈206
一、經絡循行206
二、聯絡的臟腑器官206
三、聯絡的部位206
四、臟腑、器官、部位與經絡之間的聯繫206
五、本經腧穴207
長強/208腰俞/208腰陽關/208
命門/209懸樞/210脊中/210
中樞/210筋縮/211至陽/211
靈台/211神道/212身柱/212
陶道/212大椎/213啞門/214
風府/215腦戶/216強間/216
後頂/217百會/217前頂/218
囟會/218上星/219神庭/219
印堂/219素髎/220水溝/220
兌端/220齦交/220
第四章經外奇穴與組穴222
第一節經外奇穴222
四神聰/223當陽/223魚腰/223
太陽/224耳尖/224球後/225
上迎香/225內迎香/226牽正/226
夾承漿/226金津、玉液/227聚泉/227
海泉/228翳明/228頸百勞/228
頸臂/229崇骨/229定喘/230
夾脊/230胃脘下俞/231痞根/231
下極俞/232腰宜/232腰眼/232
十七椎/232腰奇/233子宮/233
四縫/234八邪/234十宣/235
三商/236大骨空/236小骨空/236
中魁/237外勞宮/237腰痛點/237
中泉/238二白/238肘尖/239
環中/239百蟲窩/239髖骨/239
鶴頂/240內膝眼/240陵下/240
膽囊/241闌尾/241內踝尖/241
外踝尖/241八風/242獨陰/242
氣端/242
第二節組穴243
一、頭面部組穴243
膽經四透/243腦空透風池/244百會外四神聰/244
項中四穴/245耳週六穴/246頂靈三穴/246
臂叢四穴/247頸夾脊/248咽喉三穴/249
二、胸腹部組穴250
胞宮七穴/250補三氣穴/250丹田三穴/251
淨府五穴/251通便四穴/252消食三穴/253
運中氣穴/253
三、背腰部組穴255
心肺區/255肝膽區/255脾胃區/255
腎區/256
四、上肢組穴256
肩五穴/256肱二頭肌三穴/257肱三頭肌三穴/257
肩胛四穴/258肩胛岡三穴/258調心神三穴/258
正中神經六穴/259尺神經五穴/260橈淺五穴/261
橈深三穴/262前臂掌側六穴/262前臂背側六穴/263
落枕四穴/263
五、下肢組穴264
沖門三穴/264陰股三穴/265股前九穴/266
股後五穴/266臀三穴/267三風市/267
坐骨神經四穴/268腓總神經四穴/269腓深神經五穴/270
脛神經五穴/271小腿前外側六穴/271滋陰三穴/272
膕下四穴/273肩凝症五穴/274丘墟透照海/275
內踝三穴/275癇證三穴/276足背膽經三穴/276
利趾六穴/277足陽明四穴/278足三陰七穴/279
中篇 針灸技術
第五章針具282
第六章進針方法283
第一節進針法283
一、單手進針法283
二、雙手進針法283
第二節刺手和押手283
一、刺手283
二、押手284
第七章針刺的關鍵點285
第一節針刺深度285
一、根據腧穴的部位決定針刺深度285
二、根據疾病證候的性質決定針刺深度285
第二節針刺角度286
第三節針刺方向286
第四節留針時間286
第五節出針287
第八章得氣289
第一節醫者的手下感289
第二節患者的得氣感289
一、不同性質的針感289
二、不同強度的針感290
第九章駕馭針感291
第一節分經得氣法291
第二節透刺法(雙得氣法)291
第三節遺留針感法292
第四節互動針法292
第五節阻力針法293
第十章針刺的補瀉手法294
第一節單式補瀉手法294
一、撚轉補瀉294
二、提插補瀉295
三、開闔補瀉296
四、徐疾補瀉296
五、呼吸補瀉297
六、迎隨補瀉297
七、平補平瀉298
第二節複式補瀉手法299
一、燒山火299
二、透天涼299
第十一章特殊刺法——火針療法301
第一節火針療法的基本知識301
一、歷史源流301
二、治病機制與功用302
第二節火針針具及操作方法303
一、針具材質及規格303
二、針刺操作方法303
三、火針刺法分類305
四、火針操作注意事項及意外處理307
下篇 疾病治療
第十二章治療總論310
第一節針灸治療原則310
一、治病求本310
二、三因制宜310
第二節針灸治療作用311
一、疏通經絡,調和氣血311
二、平衡陰陽313
第三節針灸治療處方313
一、針灸處方原則313
二、刺灸方法的選擇319
第十三章治療各論320
第一節頭面五官病症320
面癱/320面肌痙攣/322三叉神經痛/323
牙痛/324咽喉腫痛/326假性近視/327
目赤腫痛/328視歧/329耳鳴耳聾/330
鼻淵/332
第二節四肢及軀幹病症333
頸椎病/333肩周炎/337肱骨內、外上髁炎/339
腱鞘炎/340腰痛/341坐骨神經痛/343
膝關節痛/345足跟痛/347類風濕關節炎/348
臀上皮神經損傷/350股外側皮神經炎/351股神經痛/353
閉孔神經病/354
第三節內科病症355
頭痛/355眩暈/357癲狂/358
癇病/360癔病/362癡呆/363
感冒/365咳嗽/366支氣管哮喘/369
心悸怔忡/370失眠/372健忘/373
胸痹/374呃逆/376嘔吐/377
胃脘痛/379便秘/380泄瀉/382
消渴/384鬱證/385脅痛/386
多汗證/388肥胖/389慢性疲勞綜合征/391
第四節中風後諸證392
中風後弛緩性癱瘓/393中風後痙攣性癱瘓/395
中風後偏身感覺障礙/398中風後手精細動作障礙/399
中風後足內翻/401中風後構音障礙、吞咽障礙/402
中樞性面癱/404中風後小便失禁/405
第五節兒科、婦科、男科病症406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406厭食/407小兒遺尿/408
乳癰/410乳腺增生/412缺乳/413
月經不調/414痛經/416帶下病/417
絕經前後諸證/419不孕症/420尿頻/421
尿崩症/422癃閉/423淋證/424
老年前列腺肥大/426陽痿/426早洩/428
第六節急性病症429
高熱/429暈厥/431中暑/432
腎絞痛/433膽絞痛/434
第七節皮外科病症437
痤瘡/437帶狀皰疹/438丹毒/440
濕疹/442斑禿/443扁平疣/445
囊腫/446結締組織型外痔/446
|
|
|
|
|
|
|
|
|
|
|
|
|
|
|
李志道,男,1941年出生,河北省大城縣人,大學本科。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退休),碩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分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理事,天津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
李志道教授從事針灸臨床及教學工作50餘年,治學態度嚴謹,臨床經驗豐富,中醫基礎理論深厚,並不斷吸取現代醫學知識,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主編著作11部,作為主審、副主編,參編著作20餘部,《針灸處方學》(任主編)、《經絡腧穴學》(任副主編)為全國中醫院校本科教材,主編《常見病耳穴治療圖解》獲北方十省市優秀圖書二等獎,《針灸處方學》獲優秀教材獎。主持校級、市級科研各一項,參與多項。
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長於針灸古文獻及經絡實質研究,部分研究闡他人之未發,論文《丘墟透照海臨床應用》獲天津市科協優秀論文獎。兩次被評為學院教學楷模。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