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001 導 言 006 第一章 孕育後稷的地理環境與文化土壤 006 第一節 華夏民族與最早的中國 016 第二節 運城:五千年文明“主題公園” 019 第三節 稷山縣:天下糧倉之源 026 第二章 前後稷時代的農業傳說 026 第一節 早期黃河流域旱作農業的發展 031 第二節 神農氏:神話與歷史 037 第三節 炎黃蚩尤:遊牧與農耕文明的衝突 044 第三章 後稷:農業之師 044 第一節 堯舜禹時代 052 第二節 後稷的農業事功 056 第三節 後稷對我國原始農業的貢獻 060 第四章 周之始祖:起源地、遷徙與壯大 060 第一節 晉南:周族的起源地 068 第二節 周部族的遷徙:執農不棄的傳統 074 第三節 文化中國:周王朝的建立與鞏固 083 第四節 從夏到西周:精耕農業的萌芽期 089 第五章 後稷與中華農耕傳統 089 第一節 農業文化澤被後世 094 第二節 周人的重農精神之分析 098 第三節 周朝的籍田典禮 103 第四節 官方“稷祀”的盛衰 111 第六章 後稷與中華早期農業思想 111 第一節 現存最早的農書 113 第二節 夏、商、西周的農業思想 115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農業技術進展 120 第四節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 123 第五節 傳統農業思想的現實意義 128 第七章 後稷的神話傳說及其隱喻 128 第一節 《詩經·大雅·生民》中後稷降生的神話 131 第二節 《山海經》中後稷的神話傳說 138 第八章 對後稷的紀念與推崇 138 第一節 歷代民間“稷祀”形態 143 第二節 古代士大夫對後稷的歌頌 150 第三節 稷山縣對後稷的紀念 159 第四節 現當代對後稷的推崇與研究 161 第五節 與後稷有關的文化遺跡 168 第九章 品讀河東農耕文化的“細節” 168 第一節 民俗文化 172 第二節 耕讀傳家 175 第三節 三善文化 180 第四節 戲曲文化 185 第五節 磚雕藝術 189 第六節 節氣與農事 194 結 語 200 參考文獻
顧文若,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長期致力於北方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尤其關注山西文化研究。2020年出版專著《山西地區金代文學家族研究》,在《山西大學學報》《編輯之友》《北方論叢》《江西社會科學》《名作欣賞》等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