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001 緒 論 004 第一章 黃帝萬榮建地壇 004 第一節 萬榮脽上 006 第二節 文明淵藪 010 第三節 華夏部落統一 012 第四節 祭祀條件具備 017 第五節 掃地為壇 020 第二章 先秦帝王拜後土 020 第一節 二帝三王祭祀後土 024 第二節 嬴政封禪 028 第三章 漢武秋風唱大歌 028 第一節 劉邦《重祠詔》 031 第二節 漢文帝建後土廟 032 第三節 漢武帝改元“元鼎” 045 第四節 李嶠《汾陰行》與李適《汾陰後土祠作》 047 第五節 漢成帝祭祀後土與揚雄《河東賦》 050 第六節 祭祀不輟 053 第四章 盛唐開元獲寶鼎 053 第一節 秦王苻堅拜後土 055 第二節 隋朝和唐初禮制 058 第三節 唐高宗封禪 061 第四節 開元盛世 068 第五節 後土大典 076 第六節 唐玄宗封禪、祭孔 081 第七節 寶鼎城 088 第五章 大宋盛典冠海內 088 第一節 趙匡胤遣使祭後土 090 第二節 咸平之治 102 第三節 榮光冪河 111 第四節 《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 118 第五節 海內祠廟之冠 124 第六章 金元明清祀不絕 124 第一節 皇皇後土 127 第二節 金朝遣使拜後土 129 第三節 忽必烈祭後土 130 第四節 朱元璋納奏建壇 131 第五節 天壇源自後土祠 133 第六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135 第七章 祭祀文化越千古 135 第一節 禮樂之源 139 第二節 國家祭祀 144 第三節 《政和五禮新儀》與後土禮儀 147 第四節 民間祭祀 150 第八章 縱覽萬榮後土祠 150 第一節 祠廟變遷 154 第二節 古建瑰寶 174 第九章 社稷文化發祥地 174 第一節 社稷 179 第二節 社稷壇 181 第三節 社日 188 第四節 土地廟 189 第五節 後土與農耕文明 192 第六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 198 第十章 後土文化面面觀 198 第一節 信仰文化 205 第二節 厚德文化 209 第三節 報恩文化 212 第四節 包容文化 215 第五節 祈求豐年 218 第六節 求子文化 221 第七節 忠孝文化 226 第八節 生態文化 231 第九節 五行思想 234 第十節 和諧文化 239 第十一節 盟誓文化 243 第十一章 後土廟會譽天下 243 第一節 廟前村 244 第二節 祭拜儀式 246 第三節 戲劇表演 247 第四節 名吃名產 249 附錄一:詩文 257 附錄二:歷代帝王、皇帝祭祀後土年表 259 後 記 262 參考文獻
寧志榮,山西萬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先後在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晉能集團任職。著有《白話太上感應篇》《墨子譯注》《世說新語譯注》《北方的記憶》《撬開你的心鎖》《心想事成》《正力量》《薛瑄傳》《莊子詳解》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