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人在探索自然、尋求知識的同時也在塑造著自我,所有這些交匯在一起構成了生活世界。科學作為人類認識自然的一種方式,如同河流一樣持續發展、多樣分支。本書是一部科學史隨筆集,從近二十多年來科學文化史研究的進展出發,以比較輕鬆和文學化的方式向讀者揭示了17世紀科學革命的方方面面和19世紀達爾文革命的主要情節。 全書共八篇,前四篇主要從文化史的角度對17世紀歐洲的科學革命進行解讀。首先討論了科普文學和科幻小說在哥白尼革命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伽利略、開普勒、豐特內爾和巴爾紮克等人作品的分析揭示出文學與科學之間的緊密關係。然後以博爾赫斯為例,探討他對科學革命及其文化後果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他的文學寫作與風格對科學史敘事和方法的影響。其中第三篇指出在科學革命過程中,由於政治文化環境的不同,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在歐洲大陸與英國有著明顯差異,世俗化的道路也截然不同。第四篇從培根對斯芬克斯神話的解讀入手,探討了實驗是如何成為現代科學的核心構件的,以及解謎的活動是怎樣被塑造為科學研究樂趣的來源的。 後面四篇集中考察達爾文革命。其中第五篇描繪了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艱難歷程,回答了他為何在發現自然選擇理論之後保持緘默二十多年的問題。第六篇講述“達爾文的鬥犬”赫胥黎的故事,揭示他為達爾文進化論而戰背後的原因和動機。第七篇文章揭示達爾文進化論的社會和歷史意義,特別是它與發達工業社會的關係。第八篇文章從文化史的視角探討西方科學與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關係,指出應該把科學看作人類的一種生活傳統,推動它與其他文化傳統的對話和融合。 最後收錄了作者對美國科學史學會主席萊特曼教授的訪談,內容豐富而有趣,讀者可以從中瞭解當前西方科學史研究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柯遵科,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科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主要從事英國科學史、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的研究。發表論文涉及達爾文進化論、英國科學職業化、中英科學交流、晚清民國科學體制化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