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大多數宗教的追隨者都認為自己相信的是真理。這在以前的時代不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為大家各自生活在相對來說相互獨立的地域,因此即使是知道在遙遠的地方有人相信與他們所相信的很不相同的東西,宗教的多樣性不是一般宗教信徒的實存主義問題,而只是少數哲學家或者神學家才有興趣的理論問題。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當人們發覺自己的鄰居和朋友具有與自己很不相同的宗教,甚至不相信任何宗教,而且各自都以為自己的信仰或者信仰的缺失是唯一準確的立場,宗教的多樣性就不只是少數人的一個理論問題,而且也是人們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實際問題。本書就是對這個問題所作的哲學思考。 |
|
|
|
|
|
|
|
|
|
|
|
|
|
|
目錄
總序 i 自序 iii 導言 1
第壹章 宗教多元論和宗教對話 13 第一節 宗教排外論、宗教包容論和宗教多元論 13 第二節 宗教多元論和宗教對話:兩種對立的模式 19 第三節 走向一種新的宗教多元論 29 第四節 走向一種新的宗教對話模式 36
第貳章 為宗教多元論辯護: 對柏庭格宗教排外論的回應 47 第一節 合理性與合情理 48 第二節 宗教信仰的性質 56 第三節 對宗教多元論的辯護 65
第參章 宗教信仰的後基礎主義基礎: 在普遍主義和信仰主義之間 75 第一節 尼爾森對維特根斯坦之普遍主義批評 77 第二節 菲力浦斯對維特根斯坦之信仰主義扭曲 88 第三節 宗教信仰之後基礎主義基礎: 維特根斯坦主義的動態平衡 98
第肆章 特洛爾奇《基督教的社會學說》 的後現代意義113 第一節 特洛爾奇其人115 第二節 特洛爾奇的著作122 第三節 基督教的三種歷史形態131 第四節 《社會思想》的結論140 第五節 自由基督教146 第六節 《社會學說》的現實意義152
第伍章 作為絕對精神的上帝: 對黑格爾神學的海德格爾主義解釋165 第一節 作為絕對精神的上帝167 第二節 作為內在於世界的超越活動的絕對精神176 第三節 作為認知和啟示的超越活動185
第陸章 上帝作為創造性而不是創造者: 考夫曼的基督教神學及其對儒家神學的啟示197 第一節 考夫曼其人199 第二節 影響考夫曼神學思考的人與事208 第三節 考夫曼其著作214 第四節 《面向奧妙》:信仰的小步225 第五節 考夫曼與儒家神學的可能性238
第柒章 儒家神學的三種模式247 第一節 超越的神學觀250 第二節 內在超越的神學觀259 第三節 創造性的神學271
徵引書目283 人名索引315 名詞索引321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