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42675422 |
定价 |
RMB98.00 |
售价 |
RM107.80 |
优惠价 |
RM80.85 * (-25%)
|
作者 |
徐忱
|
出版社 |
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日期 |
2022-01-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380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1.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以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發展脈絡和內在價值為主線,論述民本思想在近代轉型期間,面對西方平等、自由、權利等觀念的衝擊而作出的堅守、改變與選擇的思想過程。書中梳理。了近代之前的幾次重要轉型過程,先是古代“天命觀一”到孟子“民貴論”的轉型;其次是經過荀子“君為民本”向董仲舒“君為國本”思想轉型;三是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主張理論上返回三代,思想上返回民本。
近代以來,龔自珍、魏源、林則徐、馮桂芬、王韜、鄭觀應等為探索民本思想轉型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晚清戊戌變法,維新派思想家康有為、梁啟超、嚴複、譚嗣同等人勇於政治實踐,對民本思想有諸多創新觀念。革命派提出民權觀念,是民本思想的一次重大轉型。
《近代民本思想轉型史》以平等、自由、權利等政治價值觀念為尺規,通過研究近代思想家思想理論及其政治實踐過程,展現民本思想近代轉型的思想歷史,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中國政治倫理思想通史》的階段性成果。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民本思想的轉型能力及政治價值觀念
第一節 民本思想的早期政治價值觀念
(一)天命觀念與集體革命權
(二)治理觀念與從有到無的自由權利
(三)君民關係與等級觀念
第二節 首次轉型及其政治價值觀念
(一)民本思想首次轉型的時代因素
(二)立論基礎薄弱的性善論
(三)仁政觀念與社會等級秩序
(四)民貴論及其平等缺憾
(五)暴君放伐革命理論與自由權
(六)國家治理主體轉變與受限制的自由權
第三節 二次轉型及其政治價值觀念
(一)禮義觀念與等級觀念的明確和固化
(二)君為民本思想與自由觀念
(三)君為國本思想是對民主體價值的否定
(四)等級觀念下的性未善論與有限自由權
第四節 民本思想復興與權利意識啟蒙
(一)明末清初權利意識啟蒙的思想淵源
(二)民本回歸三代及其政治價值重塑
(三)基於等級制的天下大公及其制度設計
(四)平等與自由:個人權利意識的朦朧覺醒
第二章 平等觀念與近代中國
第一節 平等觀念與等級觀念的衝突
(一)對等外交觀念與新教資本主義精神入華
(二)旅華英人平等交往需求及其戰爭鼓動
(三)等級觀念的固化與統治階層平等觀念
(四)智識界的平等意識及其集體主義特徵
第二節 平等與等級衝突的激進結果
(一)以不平等方式要求平等待遇的霸權主義
(二)不平等條約的平等意義
(三)愛國主義與被漠視的平等外交原則
(四)平等觀念缺少智識階層支持
(五)有利於普及平等觀念的平等受教育權
……
第三章 自由權利觀念進入與近代中國的回應
第四章 平等思想與民本思想的融合
第五章 自由思想與民本思想的融合
第六章 權利思想與民本思想的結合
第七章 民本思想近代轉型的評價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徐忱,南開大學法學博士、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政治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等方面研究,已在中華書局等出版社出版各類著作文章近300萬字。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研究專案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專案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1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