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中「詩」:《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
|
|
"Poetry" in the Poems: Research of poetry vocabulary from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ang Po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受觀念史、概念史研究範式的啟發,以詞彙為考察中心,結合認知語言學、認知隱喻學、廣義修辭學等方法,從《全唐詩》中的論詩詞彙考察唐代的詩歌思想與觀念,包含詩與經驗現實關係、詩與景的關係、唐人觀念中的「詩人」等,旁及唐詩創作主體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時代價值觀與文化心態等變化,並嘗試提出以「詞彙認知」作為「唐詩詮釋」與「詩學觀念」研究新路徑的可能。
自二十世紀「語言論轉向」之後,從語言的角度來研究思想和思維,盛行於各個領域,關鍵詞範式成了研究熱點。「山水」、「風景」等議題也是當代跨文化、跨界域的重要研究議題之一。本書的研究結果是對前述議題的回應與參與,而從詩語變化與新詩語現象所發現的文化轉型跡象,也回應了唐宋變革的學界議題。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論題的形成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第二章 詩與經驗現實:隱喻的視野
第一節 隱喻、詞彙與認知
第二節 搜尋與獲得:搜覓系列隱喻
第三節 獲取與收藏:容器系列隱喻
第四節 管領與驅使:造化相關隱喻
第三章 詩與經驗現實:觀看的視野
第一節 研究視角:詩與觀看
第二節 詩歌意識框架中的風景話語
第三節 詩歌意識框架中的觀物方式
第四節 詩與景:藝術與真實之間
第四章 製造「詩人」
第一節 研究視角:關於「製造『詩人』」
第二節 稱謂與身分
第三節 姿態與認同
第四節 創作與強迫
第五節 態度與價值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
第二節 以「詞彙認知」為「唐詩詮釋」與「詩學觀念」研究的新路徑
參考與徵引文獻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吳品萫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研究領域以唐代詩歌為主,亦關注古典詩詞領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