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73005885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6.10 * (-25%)
|
作者 |
(美)凱蒂·巴特勒
|
译者 |
王以勤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7-01 |
装订 |
平裝. 無. 366 页.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2001年,79歲的父親突然中風。康復期間因查出心率過緩,醫生建議安裝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的電池可以持續工作10年,而父親的身體因為中風急劇退化,在失憶失能后依然靠心臟起搏器維持了數年生命。
這是一本回憶錄,作者用深情而冷靜的筆觸講述了生病後的父親由風趣儒雅的大學教授到最後只能呆坐着、被剝奪了一切的過程,以及作為主要照護人的母親在漫長的照顧過程中承擔的身體和心理壓力。
這也是一部現代醫療狀況的報告書。在父母相繼過世后,記者出身的作者通過研究與訪談調查了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醫療、科技與商業之間的關係,指出了醫療的極限,揭示出過度醫療的背後誘因,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做才是對臨終之人更好的照護。
凱蒂·巴特勒(Katy Butler),生於南非,后在英國和美國長大。記者、媒體撰稿人,主要關注話題為健康、老齡化、死亡、生物倫理學、家庭照護以及美國的醫療制度等,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科學美國人》等,曾入圍美國國家雜誌獎、戴頓文學和平獎決選名單。2010年,她在《紐約時報雜誌》發表的文章《什麼傷了父親的心:心臟起搏器如何摧毀家庭生活》,成為該年度“收到讀者來信最多”的報道,並獲得美國國家科學作家協會頒發的“社會科學新聞獎”。另著有《善終的藝術:應對衰老、病痛、死亡的實用指南》(The Art of Dying Well: A Practical Guide to a Good End of Life,2019)。
王以勤,自由譯者,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譯有《少難過一點的練習簿》《卡路里與束身衣:跨越兩千年的節食史》等。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凯蒂·巴特勒(Katy Butler),生于南非,后在英国和美国长大。记者、媒体撰稿人,主要关注话题为健康、老龄化、死亡、生物伦理学、家庭照护以及美国的医疗制度等,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科学美国人》等,曾入围美国国家杂志奖、戴顿文学和平奖决选名单。2010年,她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的文章《什么伤了父亲的心:心脏起搏器如何摧毁家庭生活》,成为该年度“收到读者来信最多”的报道,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颁发的“社会科学新闻奖”。另著有《善终的艺术:应对衰老、病痛、死亡的实用指南》(The Art of Dying Well: A Practical Guide to a Good End of Life,2019)。
译者
王以勤,自由译者,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译有《少难过一点的练习簿》《卡路里与束身衣:跨越两千年的节食史》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