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語:一次思想實驗 第一部分 定義和方法問題導言 第一章 文明還是文化 第二章 十字路口:難以捉摸的興起、繁榮和衰落 第三章 選取歷史學家的三個類別 第四章 論歷史哲學 第五章 預見的障礙 第二部分 歷史學家論興衰 導言 第一章 修昔底德(希臘,約西元前460-前400) 第二章 司馬遷(中國,約西元前145-前90) 第三章 伊本·赫勒敦(突尼斯,1332-1406) 第四章 愛德華·吉本(英國,1737-1794) 第五章 雅各·布克哈特(瑞士,1818-1897) 第六章 馬克斯·韋伯(德國,1864-1920) 第七章 奧斯維德·斯賓格勒(德國,1880-1936) 第八章 約翰·赫伊津哈(荷蘭,1872-1945) 第九章 阿諾德·湯因比(英國,1889-1975) 第十章 皮蒂裡姆·索羅金(美國,1889-1968) 第十一章 費爾南·布羅代爾(法國,1902-1985) 第十二章 馬歇爾·霍奇森(美國,1922-1968) 第十三章 伯納德·路易斯(美國,1916-2018) 第十四章 喬納森·以色列(美國,1946-) 第十五章 保羅·甘迺迪(美國,1945-) 第十六章 賈雷德·戴蒙德(美國,1937-) 第十七章 布萊恩·沃德-珀金斯(英國,1952-) 第十八章 曼瑟·奧爾森(美國,1932-1998) 第十九章 彼得·圖爾欽(美國,1957-) 第二十章 克里斯多夫·蔡斯-鄧恩(美國,1944-)與湯瑪斯·D.霍爾(美國,1946-) 第二十一章 約瑟夫·A.泰恩特(美國,1949-) 第二十二章 亞瑟·赫爾曼(美國,1956-) 第三部分 興起、黃金時代和衰落的宏觀歷史條件 導言 第一章 挑戰與應戰 第二章 機會之窗 第三章 全球興衰趨勢 第四章 繁榮的文明還是黃金時代的神話 第五章 繁榮文明的文化成就 第六章 衰落的多重原因 第七章 全球未來:“文明的終結”還是“西方的衰落” 第四部分 文明興衰的驅動力:總體觀察與猶太歷史 導言 第一章 宗教:身份保障及其弊端 第二章 超理性紐帶:默契共識還是群體凝聚力 第三章 教育、科學、技術:未來的驅動力 第四章 語言:興衰的一個因素 第五章 創造性領導力與政治精英 第六章 數量和臨界數量 第七章 文明持久的經濟基礎 第八章 戰爭:一把雙刃劍 第九章 地緣政治和文明親和力 第十章 內部分歧 第十一章 運氣或偶然事件 第十二章 自然與健康災害 第五部分 轉型的驅動力:兩個案例研究 導言 第一章 小國變強國:荷蘭共和國 第二章 從大國衰落到新的崛起:土耳其 展望與結論 注釋 參考書目舉要 附錄一 供決策者參考的框架 附錄二 猶太人的創造力貫穿了各個時代——那麼在“新冠”時代呢?(2021) 後記 致謝 中譯本跋
沙洛姆·薩洛蒙·瓦爾德,瑞士巴塞爾大學經濟學和歷史學博士。曾任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生物技術部門負責人,研究科學和技術政策。現為耶路撒冷的猶太民族政策研究所(JPPI)高級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猶太文明史、以色列科技政策、以色列與中國和印度的關係。著有《中國和猶太民族:新時代中的古文明》《印度、以色列和猶太民族:以印建交25年後的回顧與前瞻》。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