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是一本藝術知識與美術館體驗相結合的圖書,既有充足的藝術史乾貨,也有作者蘇也豐富的個人領悟。圖書試圖從“觀念的變化:當代藝術有何不同”、“理解藝術作品的關鍵字”、“站在藝術家的位置上看待世界”三個章節,來引領讀者走近當代藝術。 它是一場從審美關鍵字、藝術流派、藝術家與作品開始的深入觀察,也能為不同層次的藝術讀者打開理解當代藝術的大門。 圖書平實而專業的敘述方式,讓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當代藝術作品直指心底,同時書中還提到很多在藝術界享有盛譽,卻尚未在大眾領域膾炙人口的先鋒之作。 若你想要尋得“如何看懂當代藝術”的具體方法,或是好奇這個話題的潛力,便可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親切、有趣而靠譜的回答。
第一章 觀念的變化:當代藝術有何不同 002 1 抽象藝術,看不看懂其實無所謂 019 2 美術館裡的戰鬥機:藝術與技術的故事 032 3 走出白盒子的大地藝術 047 4 美才是藝術中的罪惡天使 060 5 生來為人,就必須面對死亡美學 076 6 “後人類”的世界中,你我的生命與身體 084 7 流量是怎麼改變了藝術創作—談網紅藝術展 第二章 理解藝術作品的關鍵字 098 1 聲音:或許這才是最真實的藝術品 112 2 攝影:去捕捉一種圖像的幽靈 125 3 色彩之力:稀有的藍色、溫暖的黃色、生命的紅色 138 4 形象的關聯:超越肉體生命的當代雕塑 149 5 自我療愈:講述悲傷與傳遞快樂 160 6 錯誤的延續:故障藝術是什麼 第三章 站在藝術家的位置上看待世界 170 1 杜尚:一切故事都得從他開始說起 181 2 阿布拉莫維奇:1988 年那次曠世難忘的分手旅行 191 3 喬丹·沃爾夫森:來自異形他者的凝視 200 4 皮皮洛蒂·瑞斯特:一片迷幻的圖元森林 212 5 路易士·布爾喬亞:用藝術跟過去的自己講和 223 6 卡斯滕·霍勒:把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後記 235
蘇也 2010年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12年碩士畢業于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聞系,2015年獲得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藝術系純藝領域最高學位(MFA)。 現任《布林客BLINK》雙月刊主編。藝術評論文章多次發表於《芭莎藝術》《中國美術報》《中國青年》《藝術品鑒》《雨花》《油畫》《鴨綠江》《福建文學》《文學教育》《世界文學評論》《多大中文》等雜誌報刊。 自2015年入駐知乎平臺後,多次舉辦線上課程(知乎Live)共16場,為“藝術”及“當代藝術”話題下的很好回答者。 目前為止,知乎平臺粉絲量約為25萬人,專欄“蘇小姐的藝見”訂閱量超10000人。藝術創作包括攝影、繪畫及裝置藝術。其作品曾在紐約、邁阿密、倫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藝術收藏家收藏。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