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論 第一節 學術史回顧 第二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節 對思維框架及其概念使用的檢討 第二節 範式檢視與方法調整 第二章 儒家道德觀作為意識形態對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的影響 第一節 儒家倫理準則與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的溝通 第二節儒家道德觀對中國傳統訴訟文化的氣質模塑途徑 第三節文明類型與儒家道德觀視野中的“健訟之風” 第四節邁向文明類型變遷視野的反思 第三章 “厭訟”幻象之下的“健訟”實相? 第一節 宗族族譜與文人日記中的爭訟記載 第二節 官員們眼中的詞狀紛繁景象 第三節 詞狀的分類構成 第四節 明清地方官府面臨的詞訟壓力 第五節“鼠雀細事”及其訟爭之物 第六節“訴訟社會”的區域錯綜性 第四章 “訟費高昂”話語及其表達性現實 第一節 清代關於“訟費高昂”的籠統描述及其印象流傳 第二節 清代訴訟費用具體數額實況 第三節 在無度和有度之間:清代的司法陋規名目及其收取數額 第四節 “訟費高昂”話語所蘊含的主客觀意涵 第五節 “訟費高昂”話語所反映的表達性現實 第五章 訟費壓力下的訴訟策略與經濟理性 第一節 對學界以往觀點的檢討 第二節 詞訟繁滋皆因訟棍胥吏百端煽惑? 第三節 當事人一方在其內部由眾人分攤訟費 第四節 “官司打半截”訴訟策略具有的某種經濟理性 第五節 訴訟策略對訟費“高昂”程度的某種消解 第六章 財政制約與簡約型司法體制下的“健訟之風”問題 第一節 清代州縣衙門的理訟能力 第二節 因循運作的清代簡約型司法體制 第三節 清代司法體制背後的財政制約因素 第四節 從民國看清代 第五節 “制度資源”的因循固封 第七章 州縣官實際任期變化趨勢對“健訟之風”的影響 第一節 “判決確定力觀念的不存在”的學術解釋力再審視 第二節 新官上任與州縣衙門所收詞狀數量高峰的到來 第三節 州縣官實際任期逐漸縮短的總體趨勢 第四節 州縣官實際任期縮短背景下強調本地“健訟之風”的多層用意 第五節 “制度資源”對社會經濟結構變遷大趨勢的總體回應能力 第八章 健訟之風與“訟師貪利”形象的多重建構 第一節 清代官方對貪利訟師形象的整體刻畫與渲染 第二節 實虛之間:貪利訟師形象的案例原型與文學創造 第三節 清代訟師案例中所見的代寫狀詞收費情況 第四節 與官代書收費情況的比較 第五節 訟師收入水準的分化 第六節 通過訟師形象整體汙名化的社會控制 第九章 “訟師惡報”話語模式的力量及其複合功能 第一節 訟師與惡報:宋元明清不同類型文本中的敘事傳統 第二節 “訟師惡報”的故事類型與話語模式 第三節 “訟師惡報”話語模式的複合功能 第四節 “訟師惡報”話語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結語 附錄“案多人少”的應對之道:清代、民國與當代中國的比較研究 後記
尤陳俊 浙江永嘉人,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青年長江學者(2018年度),兼任《法學家》副主編,法學理論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文化、法律社會學、法律史、法學學術史、法學研究方法論。在《法學研究》、Modern China等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有專著《法律知識的文字傳播:明清日用類書與社會日常生活》,編著《法學的11種可能:中國法學名家對話錄》《從訴訟檔案出發:中國的法律、社會與文化》等,以及譯著《爪牙: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