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以親切自然的對話體,講述了李澤厚一生之經歷、論著、思想、治學、交往等,試圖探尋其獨特的學思之路,讀者從中亦能生動具體地感受李澤厚的人格魅力與鮮明個性。 本書形式雖“虛擬”,內容卻很“實在”:主要源自李澤厚的各類論著、文章、書信等,經作者重組、拼接、整理,並由李澤厚多次修改、增刪而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許多內容是作者與李澤厚在多年交往中獨家掌握且首次披露的。此外還配有大量插圖,多為首次公開,極具史料價值。
李澤厚序 引子“一生簡單平凡” 不喜歡談個人 / 003走我自己的路 / 006 第一篇“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1930—1954) 一 “子欲養而親不在” 五代之前不姓李 / 013一輩子的哀痛 / 018故鄉印記 / 021 二 最恨虛偽 生活頓陷困境 / 023靳江中學片憶 / 024酷愛魯迅與冰心 / 025最不喜歡的作家 / 029熱衷於讀詞和填詞 / 030 三 精神危機 上了免費的第一師範 / 033啃下“費爾巴哈章” / 035 我也狂熱過 / 038廢學三日 / 040當了一年小學老師 / 042 四 自己摸索 “狀元來了!” / 043從小題目做起 / 046基本沒上過課 / 049 讀第一手的原始資料 / 050 五 暗自掂量過那些教授、名家 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 054文史哲三系比較 / 055 “我心裡有數” / 057沒能留在北大 / 059 第二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1955—1976) 一 “這個人是哪裡的?” “有點空穀絕響” / 065“你的分析很好” / 067印象很深的稿酬 / 070兩本小書 / 072 二 李澤厚派 寫文章的兩條規矩 / 075“直覺性”不敢展開 / 077醞釀積澱思想 / 080 想寫本《美的哲學》 / 081思想發展三階段 / 084美學三派 / 086 給宗先生的書寫序 / 091 三 擦肩而過 一個好友 / 094去敦煌 / 096 有所不為 / 098寫了“審美意識”章 / 100 四 下放勞動 經常搞“夜戰” / 102顧准覺悟很早 / 104第二次下鄉 / 105 最好的時光被浪費 / 107 五 核心思想早有了 造了“積澱”這個詞 / 109強調的是個體精神之自由性 / 111 “康得書”的前奏 / 112核心觀念1961年開始形成 / 115 看了不少英文資料 / 116讀皮亞傑和杜威 / 117 六 “偏袒”西方哲學 最欣賞休謨 / 120海德格爾的“士兵哲學” / 122尼采與叔本華 / 124西方馬克思主義 / 125已走到了盡頭 / 126有比語言更根本的東西 / 129 七 逍遙派 放現在可能不結婚了 / 132不讓兒子搞文科 / 134不介入任何紛爭 / 136 絕對的小人物 / 138非常僥倖 / 140發現歷史真相 / 141 八 擬了九個研究提綱 不斷想問題 / 143從懷疑到告別 / 144強調法治、理性、漸進 / 146 改良更不容易 / 148四順序說 / 150 九 地震棚裡寫完“康得書” 沈有鼎趣事 / 152寫出“康得書”初稿 / 153 “中亦略抒憤懣焉” / 155 第三篇“一事平生無,但開風氣不為師”(1977—1991) 一 一個蘇醒的新時期 “第一隻飛燕” / 161“美麗的女性走廊” / 164文藝主要靠感覺 / 167個人偏好 / 168人道主義論爭 / 171 二 “評”更重要 “能看出一個新的哲學體系” / 175“有思想史意義” / 180 儒學、康得與馬克思三合一 / 184意猶未盡 / 186 “交了第一本考卷” / 188回到康得的含義 / 191 三 美學熱 為何偏偏是美學熱? / 193“大美學”雜誌 / 196美學譯文叢書 / 198與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 / 200 四 美學三書 “令人歎為觀止” / 205審美趣味史 / 208“內篇”更重要 / 210 “你是有體系的” / 213告別美學 / 214“美學是第一哲學” / 217 五 文化熱 從美學熱到文化熱 / 221反傳統的文化熱 / 223構建理性的形式 / 225 六 思想史三論 “後人恐難以想像” / 228並未過時 / 230“有突破之功” / 233 十幾萬字就打發掉了 / 238樂感文化與實用理性 / 239 兵家是中國哲學第一家 / 243有人跑來質問我 / 247 “救亡壓倒啟蒙”惹爭議 / 249最看重的是另一篇 / 252 “西體中用”是第三派 / 255“轉化性的創造” / 258 “怎麼能用這個標題?” / 259 七 八十年代拾遺 “兩代人中間的李澤厚” / 262劉小楓變化太厲害了 / 264 當時我沒有感覺 / 268“縱容你去敞開思想” / 274“您立了功!” / 280 已記不得幫助過誰了 / 284愉快的回憶 / 287 第四篇“人類視角,中國眼光”(1992—2021,上) 一 在美國教書 “似春水,干卿何事” / 291三個冒險 / 293不圖名,只圖“利” / 295學生的掌聲 / 296海外漢學一瞥 / 299回國跟人聊天 / 304 二 七十歲以後的著述更重要 “同心圓”的伸延 / 306為自己編個“紀念品” / 307 指向一個共同的方向 / 311“吃飯哲學” / 31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316 三 倫理學新說 比美學更重要 / 321區分“兩種道德” / 322範導和適當建構 / 324 和諧高於公正 / 326情本體的“外推” / 327與羅爾斯的不同 / 330 在麗娃河畔講學 / 332由外而內的倫理道德二分 / 334 道德心理三要素 / 337 倫理學總覽表 / 338 四 “要啟蒙,不要‘蒙啟’” “五四”仍然了不起 / 341厭惡所謂的“政治儒學” / 344 我與“國學派”的不同 / 347建“儒教”不符合儒家精神 / 348 啟蒙理性並未過時 / 350過猶不及 / 352自由派與民粹派 / 353 歷史與倫理二律背反 / 356落到制度上才算數 / 358 五 重釋《論語》 《孔子再評價》的繼續 / 360哲學讀法 / 362三個要點 / 363 《周易》比《論語》還重要 / 366 六 巫史傳統 瞭解中國思想和文化的鑰匙 / 367一種哲學視角 / 370 周公、孔子和秦始皇 / 372“一個世界”與“兩個世界” / 374 感覺不錯的三個翻譯 / 377 七 儒學四期 為何不贊同“三期說”? / 378舉孟旗行荀學 / 379 現代新儒學四大家 / 382喜歡梁漱溟 / 386在臺灣沒去見牟宗三 / 388“五十年代便提了出來” / 390我的四期說 / 392只有吸收、消化才能發展 / 394 八 “世俗可神聖,親愛在人間” 還用不用“哲學”“本體”這些詞? / 396講“情”還算哲學嗎? / 398“雙本體”之間不存在矛盾 / 400情本體的線索 / 403 填補海德格爾 / 405情本體的“內推” / 408“歷史進入形上” / 412該中國哲學登場了? / 414與劉緒源的對話 / 417 第五篇“原意難尋,六經注我”(1992—2021,下) 一 “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 正確的廢話 / 421各有所長、各有其用 / 423 不應追求成為“哲學王” / 427 二 什麼是哲學? 科學 詩 / 430思索命運 / 432可以是提綱,不必是巨著 / 434 “粗”但不“空” / 437更愛看扎實的文章 / 439 王、陳、錢三大家 / 440哲學需要論證嗎? / 445 三 治學方法 提倡多元化 / 448關注現代腦科學 / 450邊緣政策 / 452 從零開始 / 453 從來不談方法論 / 456“六經注我” / 458 “超越李澤厚” / 460 “支援意識” / 463根本性的創造太少 / 465 能留下兩三本就很不錯了 / 467 四 羨憎交織 一個非常危險的概念 / 470世界一體化視角 / 472真是入木三分 / 474歷史經常曲折前行 / 476 五 “歷史終結日,教育開始時” 未來社會的中心學科 / 478以培育人性為根本 / 480教育心理學是核心課程 /482 六 情愛多元 “食色,性也” / 484顧城不可饒恕 / 487女性更追求心理感受 / 489 家庭感情不可替代 / 492“想不通就想不通好了” / 496 尾聲 “四個靜悄悄” 能用的只有腦袋了 / 501最多是一個“狷者” / 503 一輩子都在孤獨中度過 / 507從未有失落感 / 510 還有好幾個題目 / 512去留無意 / 514 至今未悟 / 516 附錄一 “救亡壓倒啟蒙”與“中國六代知識份子”之“發明權”考釋 / 馬群林 / 520 附錄二 李澤厚《倫理學新說述要》撰著記 / 馬群林 / 537 附錄三 我和臺北三民書局的故事 / 李澤厚 / 557 附錄四 李澤厚著作年表簡編 / 馬群林 / 569 後記 一部“特殊作品”/ 575 又記 憶李澤厚先生二三事 / 583
馬群林,男,1962年出生。李澤厚先生晚年友人。曾幫助李澤厚整理、出版多部論著,選編有《李澤厚散文集》《尋求中國現代性之路》《從美感兩重性到情本體一李澤厚美學文錄》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