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修行人為什麼會入岐途? 為什麼會理不明而不自知? 該如何捨岐路而入正途? 《瑜伽師地論》可說是唐代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典中最為殊勝的一部,其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被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 在本書中,南懷瑾先生挑選《瑜伽師地論》中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加以說明,以人我的實際經驗配合義理講解,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並避免修持路上誤入岐途。
出版說明 第十一講 等持等至 名句文身 住定出定的行狀相 為什麼出定 修行地方五條件 修定要有威儀 身心都捨 才能修行 念念純善流注 第十二講 九種心住 拴住你的心 令心內住等住 真正的無記業 可怕的無記果 安住近住 更要調順 寂靜再寂靜 什麼是失念 專注 等持 任運 六種力達到心住 四個方法修九住心的定 四種方法修觀 什麼是正思擇 第十三講 修觀的三綱要 三綱中的六件事 義、事、相、品、時、理 善知識說法 聽者語義覺 再說白骨觀 不淨觀 如何修慈悲喜捨 什麼是緣起 什麼是性空 第十四講 異熟果與果報相同嗎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你為什麼那樣愚癡 界 合相 界差別 如何修數息觀 掌握呼吸之間的息 第十五講 修定 修慧 修加行 個性不同 修法不同 修行為何不可拖延 止相止時 觀相觀時 如何舉 何時捨 頭腦清醒的老年 清除障礙的加行 貪心重應修不淨觀 第十六講 不淨觀的竅門 白骨燒化吹散 四大的轉化 先修風大觀 修氣 修神通 修風修呼吸 躲過了死亡 修定引發的身體反應 氣充滿 心喜樂 作意成功 得色界定後的身心變化 需要入世修的四種人 修行人為何生入異類中 第十七講 四大分散的過程 死亡時的特殊現象 中陰身的時光 再投胎為人 人為什麼要修道 要離開欲 先了解欲 欲的各種現象 修初禪的有尋有伺境界 第十八講 世間定的重要 靜慮與定的不同之處 七日七夜為什麼 無尋無伺入二禪 三禪以上的捨和樂 禪定與三災八難 什麼是真正的虛空 有心定與無心定 無想定與滅盡定 得神通了 第十九講 修神通的開頭兩步 空界想 身心符順 得了神足通 宿命通的境界 天耳通和天眼通的修法 修成了他心通 得道人的神通 外道的神通 什麼人會生天界 初步了解意地 第二十講 三界六道的苦與樂 修禪定的苦與樂 轉苦為樂 聖人境界之樂 段食 思食 識食 三界男女之欲與生育 神通的變化 修道的變化 結語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 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遁跡峨嵋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曾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任教。1984年後旅居美國、香港;2004年起寓居中國,至2012年於江蘇吳江太湖大學堂辭世。 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 南懷瑾先生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素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至晚年仍講學著作不輟,可謂為文化事、為生民事,摩頂放踵,鞠躬盡瘁矣。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