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套書組合:《閱讀與寫作通識講義:紮實理解他人、表達自己的能力》+《數學通識講義:搞懂人生最強思考工具,升級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兩冊) 這是一套給成年人的閱讀、寫作、數學通識講義, 讓我們能夠重新發掘語文的力量、有效提升邏輯與認知! ★《閱讀與寫作通識講義》★ 閱讀與寫作為何重要? 許多人認為自己沒有文學細胞、沒有寫作天分,更沒有要成為作家,只要有最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夠了;學生時期過後更多用心在事業技能的精進與發揮上,許多人甚至不再閱讀也不再寫作。但事實是,這些基礎能力不只是一堆知識,而是和我們日常的理解以及表達息息相關! ✓工作彙報時不知該把重點放在哪,讓人感覺不專業。 ✓每次要寫些什麼的時候,不知從何下手,只好從網路上找範例。 ✓苦心經營社群平台,文章的點讚人數卻寥寥無幾。 ✓讀書或工作上的報告效率低,很難快速掌握訊息。 除了怡情養性或個人修為外,閱讀更能理解他人、認識世界,寫作更能表達自己、融入社會;比起專業技能,這兩項互為表裡的通識能力,不但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更影響每個人的職場發展與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涯路能不能走得更寬更廣更遠的關鍵優勢。 ★如何兼顧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如何讀懂作者的內心?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何寫得讓外行人也能理解?如何敘事、寫景、寫情?郵件、報告、履歷、評論,如何吸引人? ★如何從古希臘悲劇理解命運與人生無常?曹雪芹《紅樓夢》到底在講誰的故事?唐詩宋詞如何讓形式與內容同登大雅之堂? 吳軍博士身為電腦科學家、Google Research前資深研究員、矽谷投資人與暢銷書作家,他從本質出發,逐一拆解閱讀與寫作的意義與核心;以講義的形式,針對「理解他人,表達自己」,梳理建構出一套實用有效的系統方法:。 ▶工作上的信件有「三寫四不寫」 ▶寫評論的兩種類型與四種策略 ▶7個「wh」結合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提高閱讀速度的三種方法 ▶順敘法要避免的三個陷阱 ▶寫論文常犯的四種錯誤 ▶如何從「害怕寫」、不知如何寫起,到天天想寫? ▶怎麼突破寫和說的障礙? …… 本書除了梳理出一套有系統的讀寫方法,還走進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世界,看這些經典名著的作者如何用文字表達自我。 ▶李煜的〈虞美人〉如何用兩問手法表達心情,營造代入感? ▶張愛玲筆下的飲食男女為何能讓現代讀者倍感親近? ▶經典名著《咆哮山莊》採用什麼獨特寫作方法來表現情節複雜的故事? ▶為何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上了年紀的人才寫得出來的作品? 這是一本寫給成年人的閱讀與寫作講義,給我們一個重新發掘語文兩種力量的機會: 感受:閱讀能培養並強化感受力,讓我們所認知的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能在生活體驗中理解他人。 表達:透過簡潔的文字表述就能寫得講得明明白白,讓人一看就懂,甚至有畫面既視感。 「閱讀與寫作」不是學校裡的學科,也不是考試後就可以扔掉的課程,我們其實生活在「閱讀與寫作」中,它是我們時時刻刻需要、一輩子受用的基礎能力。 我們人生中許多常見的問題都是因為缺乏「理解他人、表達自己」的能力所致!當彼此條件處境相同時,單靠一個專業技能是不夠的,唯有從本質出發,將基礎的通識能力提升成「比較優勢」,才能脫穎而出。 ★《數學通識講義》★ 為何我們要學數學?為何數學對每個人都重要? 看似複雜的非數學問題,可以用數學架構來分析! ◆如何識破龐氏騙局、做好理財投資? ◆為何保險最好找大公司? ◆如何防範黑天鵝事件、規劃公司成長曲線? ◆如何提高履歷通過初選的機率? ◆如何在買房貸款時做出好的選擇? ◆如何知道藏在貸款利息和傳銷中的秘密? ◆幾何學為何能成為法律的理論基礎? ◆哲學家為何會向牛頓發起挑戰? ◆為何十六世紀的數學家們不像今日搶先發表研究成果,卻寧可選擇保密? ◆研究歷史需要用數學的思路? 理解數學的底層邏輯與方法 對很多人來說,數學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數字,看到就頭痛,學了也記不住,好不容易從學校畢業開始工作,認為此生與數學無關,往往看到數學就直接放棄。 事實上,即使沒有理工或商科背景,數學都是我們對世界、對變化、對規律,最基本最共通的理性思維方式;搞懂數學通識,一旦形成並養成習慣,面對問題時自然能夠更深入,把方方面面知識體系連結起來,提供一個思路,進而抽絲剝繭解決問題。 吳軍博士身為電腦科學家、矽谷投資人與暢銷書作家,他在書中從本質出發,告訴你如何抓住重點,把「自己能懂的數學」學好就夠;以講義形式深入淺出呈現數學思維,改變學數學的方法,藉此逐步訓練自己善用數學工具,強化邏輯能力,受益一生。 ▶基礎:從「勾股定理」的故事說起,數學與美學、建築以及音樂的發展息息相關。數學最基礎的原則就是邏輯上的一致和完備性,把看似孤立的知識串聯起來。 ▶數字:數字概念能讓你體會到思考工具的進步——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完全的想像。很多人依然以為「無窮大和無窮小」只是巨大和極小的數字,事實上它們與日常遇到的具體數字不同,代表的是變化的趨勢和快慢。 ▶幾何:看數學如何從經驗中發展,逐漸構建成邏輯嚴密的知識體系——由直觀到簡單規律,擴展到定理、推論。許多數學並非是直接應用,而是對其他知識有借鑑意義,例如法學就受到數學公理化的影響。 ▶代數:讓你的認知從個體上升到整體,從點對點的單線連接上升到規律性聯繫。 ▶微積分:和初等數學的工具不同,教會大家兩個進階的思考工具:從靜態累積到動態變化,以及從動態變化到靜態累積,例如薪水的上漲和財富增加的關係。 ▶機率和數理統計:時至近代,很多現實問題很難有完全確定的答案。為了研究不確定性世界的規律,機率論和統計學逐漸發展起來,它們就是大數據思維的科學基礎。 這是一本給所有人的數學通識講義,看的是運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解答技巧,我們可以借助數學思維來有效提升自己的邏輯、認知世界。此外,還能看到數學的有趣面: →畢達哥拉斯為了否認「無理數」而害死自己的學生?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總統林肯,竟然用「直角」的公理說服國會通過《解放奴隸宣言》? →十六世紀數學家們為何要「決鬥」?他們對決的方式是什麼? 很多時候,數學不能直接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但能提供我們一個思路。貫穿全書的數學發展史,可說是人類認知的發展史,可以由此訓練並提升認知:從直觀到抽象,從靜態到動態,從宏觀到微觀,從隨意到確定再到隨機。 本書透過關鍵知識點串聯起整個數學體系,明確理解數學的知識結構,幫助培養數學思維: ★增強判斷力,遇到問題知道如何判斷: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和合乎邏輯的想像能力,有了這兩種能力,就能從事實出發,得到正確的結論。 ★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未知問題,知道如何一步步由淺入深、分析解決:再難的幾何題最終都可以拆成五個最基本的公理。在工作中,再複雜的問題也可以分解為若干個能解決的簡單問題。 ★增強運用工具的能力,遇到新的問題,知道用什麼方法解決或找誰幫忙。 好評推薦 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人們所忽略,實際上,想要達到精英水準,單靠一個個的專業化技能是不夠的。綜合素養的培育必不可少。 在通識教育中,數學素以高深著稱,讓文科生都能讀懂微積分極不容易,而《數學通識講義》做到了這一點。為什麼一個學理工的人能做到這一點呢?答案就在《閱讀與寫作通識講義》中。——羅振宇(得到App創始人) 這個世界的最底層規律,都是建立在數學的根基上。但是,很多人考大學時,只要能不再學數學,什麼專業都可以。錯不在你。你和學好數學之間,其實只差一個好的老師。這個好的老師,他能夠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告訴你每一個縹緲的公式的現實作用,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個好老師,就是吳軍老師。作為數學系科班畢業的商業顧問,我強烈推薦你閱讀吳軍老師的《數學通識講義》。——劉潤(潤米諮詢創始人)
《閱讀與寫作通識講義》 前言:為什麼要學大語言 序章:從大語文講起 我們都生活在語文中 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表達自己 美國學生的三種能力 上篇/如何閱讀與寫作 第1章/閱讀的意義:理解他人 1.1 訊息:什麼是合格的閱讀理解 1.2 深層:理解作品和文章深意的五個要素 1.3 思想:如何讀懂作者的內心 1.4 時代:如何從文藝作品瞭解一段歷史 1.5 品位:如何全面且高效率地構建知識體系 1.6 考試:如何回答閱讀理解題 1.7 速度:如何突破閱讀的瓶頸 1.8 層次:如何兼顧閱讀的廣度與深度 1.9 欣賞:如何體會經典文學的魅力 第2章/寫作的核心:表達自己 2.1書面表達:寫跟說有什麼不同 2.2 起步:如何從「害怕寫」到天天想寫 2.3 修辭:如何讓外行理解陌生的東西 2.4 寫景:如何寓情於景 2.5 寫情:如何寫好心理活動 2.6 敘事:如何牽著讀者走 2.7 技巧:如何讓文章更有魅力 2.8 實踐:我是怎麼寫出暢銷書的 第3章/日常實用寫作 3.1 日記:如何用日記提升寫作能力 3.2 郵件:如何寫好工作郵件 3.3 履歷:如何寫好履歷 3.4 評論:如何寫好評論 3.5 論文:如何寫好論文 3.6 報告:如何寫好報告 第4章/聽和說的藝術 4.1 聽的藝術:如何高效率、高品質地接收訊息 4.2 說的藝術:能說、會說的背後有什麼秘訣 4.3 口頭表達:怎樣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4.4 內容再呈現:如何讓表達效果最大化 下篇/閱讀與寫作:經典範例 第5章/關於人生 5.1 〈春江花月夜〉:如何參悟渺小人生 5.2 《九三年》:如何理解複雜的人性 5.3 小李杜:如何度過人生的低谷和無奈 5.4 李煜:如何面對人生的絕境 5.5 古希臘悲劇:如何理解命運與人生底色 5.6 羅曼.羅蘭:如何堅守理想主義 5.7 英倫情詩:如何將愛說出口 第6章/關於歷史 6.1 《詩經》:定格中國人的婚戀觀 6.2 《紅樓夢》:曹雪芹到底在講誰的故事 6.3 《牡丹亭》:什麼是中國人的浪漫情懷 6.4 《神曲》:什麼人才配受到後世尊敬 6.5 《傲慢與偏見》:如何詮釋西方傳統愛情 6.6 《浮士德》:德國何以崛起 6.7 普希金:文化精英如何擔負起社會責任 6.8 托爾斯泰:西方貴族如何自我救贖 6.9 馬克.吐溫:高速發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6.10 海明威:如何走出物質滿足後的困惑 6.11 川端康成:如何表現日本美學 第7章/關於社會 7.1《李爾王》:莎士比亞的人生智慧 7.2《十日談》:黑死病後的歐洲變革 7.3《簡愛》:女性的獨立平等意識 7.4 魯迅:文學對社會變革的力量 7.5 張愛玲:現代都市紅男綠女的生活 7.6 米蘭.昆德拉:西方存在主義思潮 第8章/關於體裁 8.1 唐詩:形式與內容哪個更重要 8.2 宋詞:藝人詞是怎麼登上大雅之堂的 8.3 元曲:劇作家是如何引導、迎合大眾的 8.4 通俗小說:市井文學的價值在哪裡 8.5 哥德式小說:透過懸念反映現實 8.6 科幻小說:一切文學都是現實主義的文學 8.7 即時報導:怎樣記述好真實的事件 《數學通識講義》 前言 基礎篇 第1章/理解數學的線索:從畢達哥拉斯講起 1.1勾股定理:為什麼在西方叫畢氏定理? 1.2數學的預見性:無理數是畢氏定理的推論 1.3數學思維:如何從邏輯出發想問題? 1.4黃金分割:數學和美學的橋梁 1.5優選法:華羅庚化繁為簡的神來之筆 第2章/數列與級數:承上啟下的關鍵內容 2.1數學的關聯性:費氏數列和黃金分割 2.2數列變化:趨勢比當下重要 2.3級數:傳銷騙局裡的數學原理 2.4等比級數:少付一半利息,多獲得一倍報酬 第3章/數學邊界:數學是萬能的嗎? 3.1數學的局限性:從勾股定理到費馬最後定理 3.2探尋數學的邊界:從希爾伯特第十問題講起 數字篇 第4章/方程:新方法和新思維 4.1雞兔同籠問題:方程這個工具有什麼用? 4.2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數學史上著名的發明權之爭 4.3虛數:虛構的工具有什麼用? 第5章/無窮大和無窮小:從數值到趨勢 5.1無窮大:為什麼我們難以理解無限大的世界? 5.2無窮小:芝諾悖論和破解 5.3第二次數學危機:牛頓和柏克萊的爭論 5.4極限:重新審視無窮小的世界 5.5動態趨勢:無窮大和無窮小能比較大小嗎? 幾何篇 第6章/基礎幾何學:公理化體系的建立 6.1幾何學的起源:為什麼幾何學是數學最古老的分支? 6.2公理化體系:幾何學的系統理論從何而來? 第7章/幾何學的發展:開創不同數學分支融合的先河 7.1非歐幾何:換一條公理,幾何學會崩塌嗎? 7.2圓周率:數學工具的意義 7.3解析幾何:如何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7.4體系的意義:為什麼幾何能為法律提供理論基礎? 代數篇 第8章/函數:重要的數學工具 8.1定義和本質:從靜態到動態,從數量到趨勢 8.2因果關係:決定性和相關性的差別 第9章/線性代數:超乎想像的實用工具 9.1向量:數量的方向與合力的形成 9.2餘弦定理:文本分類與履歷篩選 9.3矩陣:多元思維的應用 微積分篇 第10章/微分:如何理解宏觀和微觀的關係? 10.1導數:揭示事物變化的新規律 10.2微分:描述微觀世界的工具 10.3奇點:變化的連續和光滑是穩定性的基礎 第11章/積分:從微觀變化了解宏觀趨勢 11.1積分:微分的逆運算 11.2積分的意義:從細節了解全局 11.3最佳化問題:用變化的眼光觀看最大值和最小值 11.4發明權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茲各自的貢獻 *11.5 體系的完善:微積分公理化的過程 機率和數理統計篇 第12章/隨機性和機率論:如何看待不確定性? 12.1機率論:一門來自賭徒的學問 12.2古典機率:拉普拉斯對機率的系統性論述 12.3白努利試驗:隨機性到底意味著什麼? 12.4平均數與變異數: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第13章/機率小和機率大:如何資源共享和消除不確定性? 13.1卜松分布:為什麼保險公司必須有很大的客戶群? 13.2高斯分布:機率大事件意味著什麼? *13.3機率公理化:理論和現實的統一 第14章/先決條件:度量隨機性的新方法 14.1先決條件:條件對隨機性的影響 14.2差異:機率、聯合機率和條件機率 14.3相關性:條件機率在資訊處理的應用 14.4貝氏定理:機器翻譯如何運作? 第15章/統計學和數據方法:準確估算機率的前提 15.1定義:什麼是統計學? 15.2實踐:如何做好統計? 15.3古德—圖靈折扣估計:如何防範黑天鵝事件? 15.4 換個眼光看世界:機率是一種世界觀,統計是一種方法論 終篇 第16章/數學在人類知識體系的位置 16.1數學和哲學:一頭一尾的兩門學科 16.2數學和自然科學:數學如何改造自然科學? 16.3數學和邏輯學:為什麼邏輯是一切的基礎? 16.4數學和其他學科:為什麼數學是更底層的工具? 16.5未來展望:希爾伯特的講演 附錄1黃金分割等於多少? 附錄2為什麼費氏數列相鄰兩項的比值收斂於黃金分割? 附錄3等比級數求和的算法 附錄4一元N次方程xN=1的解 附錄5積分的其他兩種計算方法 附錄6大數法則 附錄7希爾伯特退休講演的英文譯文 (標*的章節為延伸閱讀內容)
作者簡介 吳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資訊科學博士,人工智慧、語音識別和搜尋技術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暢銷書作家。現任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等職。得到App課程主理人,開設「矽谷來信」、「數學通識50講」、「科技史綱60講」等專欄和課程。 著作有《見識》、《格局》、《態度》、《全球科技大歷史》、《浪潮之巔》、《數學之美》、《文明之光》、《矽谷之謎》等十餘部暢銷書並多次獲獎,包括文津圖書獎、中國好書、藍獅子商業圖書獎等,以及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全球科技大歷史》)。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