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的信仰——陳培榕守護偏鄉三十年 他的故鄉在臺南,醫師的學習養成在臺大, 他卻選擇醫療資源最匱乏的東部落腳, 因為堅信偏鄉需要醫師,一待就是三十年。 是醫師也是老師的學長許權振,稱他為「東臺灣頭頸部病人的守護神」;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誇他是「人醫」最佳典範。他的學生說,「他跟病人對話時,沒有任何人能打斷他,因為他根本聽不到,他是這樣全心全意對待病人。」病人更視他為人間菩薩,日日巡房、句句鼓勵都鑲進病人家屬心裡。 他,是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 為了給病人更全面的照護,他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以精湛手術、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他的努力更讓花蓮慈濟醫院成為整個東部持續三十年來,唯一有耳鼻喉科二十四小時急診的醫院。 他長年定期往返玉里慈濟醫院,為南花蓮、臺東民眾看診治療。而從宜蘭、花東縱谷、臺東沿海到綠島,他參與慈濟人醫會,為偏鄉民眾義診,甚至趕赴重大災難現場往診、撫傷。他也參與跨團隊合作,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2016年,他獲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受訪時卻說,「我只是做醫師的本分,談不上奉獻。」 「平等看待每一個人」是他的醫者信念,從不說出口,卻以深切的愛與悲憫,竭盡所能地照顧病人、手把手教學為東部培育醫療人才,是這位醫師科學家始終如一的信仰。 全書特色 詳實記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醫師求學、醫院實習、外島當醫官,最終落腳於花蓮行醫等私下不為人所知的一面,真誠顯露身為醫者最具人性的時刻。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陳培榕醫師受證嚴上人不分族群,一律平等對待的態度所感動,最後選擇在花蓮慈院當主治醫師,發願照顧花蓮、臺東的民眾,至今扎根東部頭頸病症治療已進入第三十個年頭。 書中也處處可見陳培榕醫師無微不至照顧病人,且耐心十足鼓勵病人的溫暖身影。花蓮慈院的耳鼻喉科早期可說僅靠他一人、身兼主任與主治醫師全年無休待命,最後陣容堅強的耳鼻喉科團隊才慢慢建立起來。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花蓮慈院頭頸癌醫療照護品質的成果也讓人有目共睹。 陳培榕醫師在臺灣東部開創「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透過跨團隊合作與照護,挽救了許多頭頸癌病人,同時診治多位跨海求醫且困難治療的罕見頭頸部腫瘤患者,如罹患罕見巨大型齒堊質瘤的「河馬男孩諾文狄」。細讀書中一篇篇感人的醫病故事,不禁讓人深刻體會當今醫學的進步,更感受醫病下的人情冷暖。 真摯推薦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許權振|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一 行醫三十五年,堅守初衷 林俊龍 推薦序二 東臺灣的頭頸部癌症患者守護神 許權振 推薦序三 我所認識的培榕 王浩威 第1部 小宇宙裡的守護者 第一章 受詛咒的黏膜 第二章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第三章 治療的藝術 第2部 仁醫養成記 第一章 童年往事 第二章 永遠的第一名 第三章 陳家的故事 第四章 窄門裡的新世界 第五章 開拓視野,思想啟蒙 第六章 外島生死錄 第七章 機智耳鼻喉科生活 第3部 花蓮好時光 第一章 實習醫師與宗教家的相遇 第二章 全年無休待命的一人科 第三章 一手帶起的溫馨科 第四章 傳科之寶——以身作則的模糊式領導 第五章 行至更偏遠之處 第六章 意外的旅程 第七章 遺憾的救贖 第4部 飄洋過海獲新生 第一章 河馬男孩諾文狄 第二章 勇敢媽媽變臉記 第三章 深不可測的上頷竇癌 第5部 無私醫者心 第一章 他與他的病人們 第二章 貴,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章 當家人變病人 第四章 學會放下,繼續前行 第五章 邏輯、辯證思考與醫療決策 第六章 試煉醫者仁心 第七章 幾分鐘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第八章 大刀的故鄉 第九章 不只是微薄之力
作者簡介 主述簡介/陳培榕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及耳鼻喉科主任、慈濟大學教授、臺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臺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頭頸癌腫瘤醫學會理事。 1993年自願前往東部醫療缺乏的花蓮慈院服務,至今30年,不僅開創臺灣東部頭頸癌整合治療團隊,更成功救治無數偏鄉病人。長期參與慈濟人醫會義診、往診服務,以謙卑柔軟的平等心照顧病人、培育醫療人才,數十年如一日。 撰文簡介/吳宛霖 一個住在後山,過著接送小孩、煮飯、餵狗、洗馬桶及壓力大時會追劇、作風老派的平凡大嬸。王小波曾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懷抱著詩意安分的過著淡泊殷實的人生,就是後山大嬸的美麗信仰、浪漫主義。真味只是淡,淡裡其實藏著一片海洋。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