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歷史,它改變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面臨革命。1917年3月5日,伍德羅·威爾遜在他的第二次就職典禮上宣布:“我們不再是一群鄉巴佬了。”他在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發表這番講話,當時俄國正在獨裁和民主之間搖擺不定。面對歐洲的混亂和動蕩,威爾遜決心讓美國擺脫自建國以來就定義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孤立主義,並在塑造世界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僅僅10天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結束了長達3個世紀的王朝,使俄羅斯進入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最終為蘇聯的建立鋪平了道路。 在短短幾周內,在威爾遜的敦促下,國會投票決定對德國宣戰,確立了美國作為全球大國的新角色,以及向海外傳播美國理想的承諾。然而在國內,它仍然是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非裔美國人也有自己的奮鬥目標。美國婦女為爭取選舉權和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鼓動,勞資糾紛十分猖獗。作為隨後戰爭的後果,美國和俄羅斯忍受了一個世紀的警惕和敵意,這種警惕和敵意一直持續到今天。《1917年3月》以令人折服的全新分析重新審視了這些動蕩事件及其後果。普利策獎獲獎記者威爾·恩格倫德(Will Englund)利用大量現代俄國和美國的日記、回憶錄、口述歷史和報紙報道,對這個改變世界諸多大國命運的月份進行了頗為詳細、富有質感的描述。《1917年3月》講述了當年的士兵、和平主義者、活動家、革命者和反動者的夢想,展示了他們的成敗得失如何構成我們複雜的現代世界的起源故事。 [美]威爾·英格倫(Will Englund),普利策獎得主、美國記者、作家。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是《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多次以通訊記者的身份前往莫斯科調查,對俄羅斯追蹤報道20年,並對各種話題、歷史都有深入研究和報道。他通過對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互聯網檔案館、耶魯大學圖書館、國家第二檔案館等廣泛查閱、搜集到的大量與本書主題相關的報刊、檔案資料和私人書信、日記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本書。
《1917年3月:改變世界的一個月》編寫說明 第1章 “上吧!” 第2章 “反文明罪行” 第3章 “肥沃的泥土,腐敗的落葉” 第4章 “你們這幫傢伙要蹲大牢了” 第5章 “我們必須在後面推啊推” 第6章 “他們認為:革命到來之日,即是屍山血海之時” 第7章 “邊緣地帶” 第8章 “我不要,先生,老闆” 第9章 “一種令人身臨其境的愉悅氛圍” 第10章 “我們正坐在火山口上” 第11章 “哥薩克們驅著馬兒,到處橫衝直撞” 第12章 “為了讓全人類都能過上 好的日子” 第13章 “除了不幸的生命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 第14章 “偉大的世界解放運動 ” 第15章 “您衣兜裡揣著一支小手 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第16章 “如同一條發洪水的河流一般” 第17章 “痛斥一場地震” 第18章 “表面上裝作很愛國” 第19章 “日子好過起來” 第20章 “蓋子一直被捂得緊緊的” 第21章 “當人類世界因戰爭而瘋狂的時候” 第22章 “歷史會認為你是對的”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美〕威爾·英葛籣(Will Englund) 美國記者、作家。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是《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多次以通訊記者的身份前往莫斯科調查,對俄羅斯追蹤報導20年,並對各種話題、歷史有深入研究和報導。作品曾獲普利策獎。 他通過對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互聯網檔案館、耶魯大學圖書館、美國國家第二檔案館等機構和網站廣泛查閱、搜集到的大量與本書主題相關的報刊、檔案資料、私人書信、日記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撰寫了這本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