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布局決定結局,稅務籌劃能力影響企業的綜合實力。隨着我國稅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國家稅收征管與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進一步優化納稅環境、深化稅收制度改革、規範企業稅務活動和減輕稅負更加重要和必要。在實務工作中企業除需合規納稅外,更需要做稅務籌劃,以及制定稅務風險的有效防範制度。《金稅四期管控下企業納稅籌劃實務指南》結合大量實操案例,深入地介紹了稅務籌劃的方法、稅務籌劃技巧、稅務風險管理等內容,並且提供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案例分析,有利於幫助企業管控稅收成本,減輕稅負,規範稅務處理,提升稅務籌劃技能。《金稅四期管控下企業納稅籌劃實務指南》既可作為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管理的指導手冊,也可以作為稅務籌劃落地的實操手冊。 王長余,註冊會計師,四川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上市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審計部部長等。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稅務籌劃、財稅模式頂層設計等方面實戰經驗。擅長財務管理體系與稅務籌劃設計、內控體系設計、公司上市、財務管理等。 李娟,註冊稅務師,國際註冊會計師(ICPA),成都長余財稅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具有豐富的會計核算管理、財務管理、稅務籌劃、盡職調查、財稅模式頂層設計等方面工作實戰經驗。擅長財稅管控,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企業內控、經營分析、內部審計、清產核資、盡職調查、稅務籌劃等。 黎春華,多年財務管理實戰經驗,擅長納稅籌劃、財務管理、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等。 雷迎春,規劃師,成都市財合稅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從事財務培訓、財稅咨詢、審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擅長企業財稅分析、納稅籌劃、合同控稅、財務風控管理、涉稅稽查,涉稅爭議處理等。
第1章 稅務籌畫概念、流程及風險管控 1.1 如何理解稅務籌畫/1 1.1.1 企業目標和企業責任是什麼 2 1.1.2 為什麼要進行稅務籌畫 2 1.1.3 稅務籌畫的主要特徵 3 1.1.4 稅務籌畫是每一個納稅人所享有的 合法權利 4 1.1.5 開展稅務籌畫應具備的三個意識 7 1.2 稅務籌畫應實現的結合/8 1.2.1 單項籌畫與綜合籌畫結合 8 1.2.2 微觀籌畫與宏觀籌畫結合 8 1.2.3 項目籌畫與經營籌畫結合 9 1.3 企業開展稅務籌畫應如何入手/9 1.3.1 瞭解稅務機關的工作程式 9 1.3.2 讓領導瞭解稅務籌畫 10 1.3.3 具備高素質的管理人員 11 1.3.4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3 1.4 稅務風險管理與防範策略/13 1.4.1 企業稅務風險的類別及產生原因 13 1.4.2 如何加強稅收徵收管理 14 1.4.3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基本方法 16 1.4.4 “營改增”後,集團資金池管理中的 稅務風險及管控策略 16 1.4.5 資本交易類型及風險防範措施 19 第2章 稅務籌畫十大思維 2.1 頂層設計:企業 稅務架構搭建應該進行頂層設計/21 2.1.1 股東形式決定稅負率 21 2.1.2 現代企業組織形式決定稅負率 22 2.1.3 行業選擇和商業模式決定稅負率 23 2.1.4 位址選擇決定稅負率(稅收窪地) 24 2.1.5 股東分紅方式選擇決定稅負率 24 2.1.6 規模決定稅負率 25 2.1.7 創新能力決定稅負率 25 2.1.8 組織控制方式決定稅負率 25 2.1.9 內控系統設計決定稅負率 26 2.1.10 稅收征管方式決定稅負率 27 2.1.11 籌資方式決定稅負率 27 2.2 合理稅負:合理稅負是運營能力強的重要 體現/28 2.2.1 企業稅負的四個構成部分 29 2.2.2 不同稅負的不同處理方法 29 2.2.3 稅負指標及運用 29 2.3 合同控稅:簽訂合同是決定企業稅負的 關鍵/32 2.3.1 合同要素涉及的稅務風險 32 2.3.2 合同控稅應遵循的四個新理念 32 2.3.3 合同、業務流程與稅收的關係 33 2.3.4 利用經濟合同降低稅負的策略 34 2.3.5 企業日常經營中合同涉稅風險分析及 稅務籌畫 35 2.4 全證據鏈:打造全證據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8 2.4.1 證據鏈的六項基本要求 38 2.4.2 證據鏈設計,稅務籌畫的核心 39 2.5 全價值鏈:經營過程,就是價值流的變化 過程/43 2.5.1 價值鏈稅務籌畫 43 2.5.2 價值鏈的分類和核心思想 44 2.5.3 不同企業的價值鏈稅務籌畫思路 44 2.5.4 價值鏈稅務籌畫運用:無票支出(塑造業務價值鏈) 45 2.6 交易設計:好的稅務籌畫需要正確理解稅收政策/48 2.6.1 高稅率變成低稅率的四種籌畫方式 49 2.6.2 建立內部管控制度進行稅務籌畫 49 2.6.3 減少交易環節以降低稅收成本 50 2.7 賬務控稅:企業核算方式決定稅負率/50 2.7.1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稅務籌畫 51 2.7.2 費用列支與處理方法的稅務籌畫 52 2.7.3 材料核算方法的稅務籌畫 55 2.7.4 成本分攤方式的稅務籌畫 55 2.8 生命週期:企業發展壯大離不開稅務 籌畫/56 2.8.1 設立環節的稅務籌畫 56 2.8.2 籌資環節的稅務籌畫 56 2.8.3 投資環節的稅務籌畫 57 2.8.4 採購環節的稅務籌畫 58 2.8.5 運營及銷售環節的稅務籌畫 59 2.8.6 經營成果分配環節的稅務籌畫 59 2.9 業務拆分:通過規劃業務,進行稅務 籌畫/60 2.9.1 通過業務拆分進行的稅務籌畫 60 2.9.2 業務拆分的類型與減輕稅負 60 2.10 稅收優惠:把握和利用好政策優惠和稅收 制度/61 2.10.1 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61 2.10.2 特定類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62 2.10.3 區域性質的稅收優惠政策 62 2.10.4 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 62 2.10.5 稅務籌畫思維創新 63 第3章 稅務籌畫的基礎準備及基本方案 3.1 如何進行稅務籌畫的管理與控制/65 3.1.1 稅務籌畫管理架構 65 3.1.2 稅務風險管理與應對措施 68 3.1.3 稅務籌畫流程 70 3.2 稅務籌畫策略,稅制要素的運用/71 3.2.1 規避納稅義務策略 71 3.2.2 稅負轉嫁策略 72 3.2.3 縮小稅基策略 73 3.2.4 適用低稅率策略 73 3.2.5 延遲納稅策略 73 3.2.6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74 3.3 適合進行稅務籌畫的企業/74 3.3.1 新辦或正在申辦的企業 74 3.3.2 財稅核算能力薄弱的企業 75 3.3.3 財稅核算比較複雜的企業 75 3.3.4 被稅務機關處罰過的企業 75 3.3.5 籌畫空間大的企業 75 3.3.6 管理者稅務籌畫意識較強的企業 75 3.4 稅務籌畫的基本方案/76 3.4.1 股權架構籌畫的基本方案 76 3.4.2 增值稅籌畫的基本方案 77 3.4.3 企業所得稅籌畫的基本方案 78 3.4.4 所得稅、增值稅籌畫的基本方案 78 第4章 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稅務籌畫 4.1 企業內部管理的稅務籌畫/84 4.1.1 企業上交主管部門管理費的稅前 扣除 84 4.1.2 企業利息的稅務處理 84 4.1.3 企業資產損失的稅務處理 85 4.1.4 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 86 4.2 企業生產環節的稅務籌畫/87 4.2.1 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稅務籌畫 87 4.2.2 自產自銷與委託加工的稅務籌畫 87 4.3 企業銷售環節的稅務籌畫/88 4.3.1 代銷方式 89 4.3.2 選擇納稅人身份 89 4.3.3 促銷方式 90 4.3.4 補償貿易方式 90 4.3.5 兼營和混合銷售 91 4.3.6 合理使用轉移定價 91 4.4 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稅務籌畫技巧的 運用/92 4.4.1 組織架構稅務籌畫 92 4.4.2 臨界點稅務籌畫 93 4.4.3 定價技巧稅務籌畫 93 4.4.4 遞延納稅稅務籌畫 95 4.4.5 會計處理稅務籌畫 95 4.4.6 流程再造稅務籌畫 95 第5章 企業投融資如何進行稅務籌畫 5.1 投資方式的稅務籌畫/97 5.1.1 有形資產投資方式 97 5.1.2 無形資產投資方式 98 5.1.3 貨幣投資方式 98 5.2 投資過程的稅務籌畫/98 5.2.1 投資規模的籌畫 99 5.2.2 投資項目的籌畫 99 5.2.3 投資夥伴的籌畫 99 5.2.4 投資意向的籌畫 99 5.2.5 延遲納稅的籌畫 99 5.3 固定資產投資的稅務籌畫/100 5.3.1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稅務籌畫 100 5.3.2 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稅務籌畫應注意的問題 102 5.3.3 再投資項目稅務籌畫 103 5.4 金融投資的稅務籌畫/104 5.4.1 金融投資稅務籌畫的內容 104 5.4.2 股權投資收益稅務籌畫方案 105 5.5 企業籌融資稅務籌畫/107 5.5.1 企業負債規模的稅務籌畫 107 5.5.2 企業間資金拆借的稅務籌畫 107 5.5.3 向金融機構借款的稅務籌畫 107 5.5.4 向內部員工集資的稅務籌畫 108 5.5.5 融資租賃的稅務籌畫 108 5.5.6 發行債券的稅務籌畫 108 5.5.7 發行股票的稅務籌畫 109 5.5.8 優化資本結構的稅務籌畫 109 第6章 增值稅籌畫解析 6.1 增值稅籌畫原理/111 6.1.1 通過選擇不同納稅人身份進行稅務 籌畫 111 6.1.2 通過選擇不同銷售方式進行稅務籌畫 (銷項稅額的籌畫) 112 6.1.3 通過兼營銷售進行稅務籌畫(銷項稅額籌畫) 114 6.1.4 通過混合銷售進行稅務籌畫(銷項稅額的籌畫) 114 6.1.5 通過企業分立進行稅務籌畫 116 6.1.6 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務 籌畫 117 6.1.7 通過延緩納稅進行稅務籌畫 118 6.1.8 通過價值鏈進行稅務籌畫(企業交易 結構優化) 118 6.2 納稅人身份選擇的增值稅籌畫/118 6.2.1 納稅人身份選擇的稅務籌畫 119 6.2.2 計稅依據的稅務籌畫 119 6.2.3 增值稅稅率的稅務籌畫 120 6.2.4 減免稅的稅務籌畫 120 6.3 銷售環節增值稅如何籌畫/121 6.3.1 銷售環節增值稅籌畫的綜合措施 121 6.3.2 銷售價格的籌畫 122 6.3.3 銷售收入實現時間的籌畫 123 6.3.4 銷售方式的籌畫 123 6.3.5 銷售地點的籌畫 124 6.4 採購環節增值稅如何籌畫(進項稅額)/124 6.4.1 購貨規模與結構的籌畫 124 6.4.2 購貨單位的籌畫 124 6.4.3 購貨時間的籌畫 125 6.4.4 結算方式的籌畫 125 6.4.5 購貨合同的籌畫 125 第7章 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籌畫解析 7.1 企業所得稅籌畫的技巧/127 7.1.1 利用企業組織形式進行稅務籌畫 127 7.1.2 利用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進行籌畫 129 7.1.3 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畫 129 7.1.4 利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進行 籌畫 131 7.1.5 利用居民企業之間股息、紅利免稅進行 籌畫 132 7.1.6 利用恰當選擇享受優惠政策的起始年度進行籌畫 133 7.1.7 利用費用之間的合理轉化進行籌畫 134 7.1.8 利用虧損結轉政策進行籌畫 135 7.1.9 利用公益性捐贈進行籌畫 135 7.1.10 利用國債利息免稅的優惠政策進行 籌畫 136 7.1.11 利用將利息變為其他支出進行 籌畫 137 7.1.12 利用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進行 籌畫 138 7.1.13 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轉換進行籌畫 138 7.1.14 利用個人獨資企業分立,降低累進 稅率進行籌畫 139 7.1.15 利用承包集體企業進行籌畫 139 7.1.16 利用註冊地點進行籌畫 139 7.1.17 利用進入特殊行業進行籌畫 139 7.1.18 利用合理提高職工福利進行籌畫 140 7.1.19 利用轉移定價進行籌畫 140 7.1.20 利用費用分攤進行籌畫 140 7.1.21 利用資產租賃進行籌畫 140 7.2 准予扣除項目的確認與調整/140 7.2.1 合理的工資、薪金 141 7.2.2 職工福利費 141 7.2.3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 141 7.2.4 職工教育經費 141 7.2.5 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141 7.2.6 公益性捐贈 141 7.2.7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部分利息 142 7.2.8 在貨幣交易中發生的匯兌損失 142 7.2.9 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142 7.2.10 業務招待費 142 7.2.11 資產損失 143 7.2.12 長期待攤費用 143 7.2.13 商業 144 7.2.14 現金 144 7.2.15 分期收款 144 7.2.16 手續費和傭金 145 7.3 個人所得稅稅務籌畫解析/146 7.3.1 個人所得稅的徵稅範圍與稅率 146 7.3.2 金稅四期對個人所得稅征管的影響 147 7.3.3 個人所得稅比對項目 148 7.3.4 實務中常見的個人所得稅的風險點 解析 149 7.3.5 常見科目的個人所得稅風險點 149 7.3.6 利用稅收優惠,合理確定工資結構 150 7.3.7 利用各項保險的扣除規定進行籌畫 150 7.3.8 全年一次性資金的節稅技巧 151 7.3.9 企業高收入群體的籌畫技巧 153 第8章 其他稅種籌畫解析 8.1 房產稅的稅務籌畫解析/156 8.1.1 房產稅的計稅原理和基本規則 156 8.1.2 房產與非房產的區別 157 8.1.3 房產稅的徵收範圍和風險點 157 8.1.4 如何界定房產原值和房產餘值 159 8.1.5 新建辦公樓的裝修費用,如何徵收 房產稅 159 8.1.6 舊房改造的裝修費用,如何徵收 房產稅 160 8.1.7 土地價值如何徵收房產稅 160 8.1.8 契稅是否計入房產原值 160 8.2 土地增值稅的稅務籌畫解析/161 8.2.1 以繼承、贈與方式轉讓房地產 161 8.2.2 房地產出租 161 8.2.3 房地產抵押 161 8.2.4 房地產交換 162 8.2.5 以房地產進行投資、聯營 162 8.2.6 合作建房 162 8.2.7 房地產開發公司的代建房行為 162 8.2.8 房地產的評估增值 162 8.2.9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徵用地上 建築物及附著物 162 8.3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務籌畫解析/163 8.3.1 從經營範圍考慮節稅 164 8.3.2 從經營用地的所屬區域上考慮節稅 164 8.3.3 從所擁有和佔用的土地用途上考慮 節稅 164 8.3.4 從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上考慮節稅 165 8.3.5 從納稅地點上考慮節稅 165 8.4 契稅的稅務籌畫解析/166 8.4.1 新免征契稅政策 166 8.4.2 契稅稅務籌畫思路 167 第9章 稅務稽查,控制企業稅務風險 9.1 稅務風險與稅務思維/172 9.1.1 稅務風險的種類 172 9.1.2 企業產生稅務風險的原因 174 9.1.3 錯誤的稅務思維 176 9.1.4 正確的稅務思維 176 9.2 納稅評估概述及7類異常指標的監控/184 9.2.1 資金及往來異常指標 185 9.2.2 貨物異常指標 187 9.2.3 收入異常指標 189 9.2.4 成本費用異常指標 192 9.2.5 稅負異常指標 196 9.2.6 抵扣異常指標 199 9.2.7 其他異常指標 201 9.3 企業納稅評估風險點/203 9.3.1 財務報表層面的風險點 204 9.3.2 賬務層面的風險點 205 9.3.3 發票層面的風險點 207 9.3.4 帳戶管理層面的風險點 208 9.3.5 稅務稽查風險應對與案例探討 208 9.3.6 財務報表隱藏的稅務風險點及應對 措施 215 9.3.7 稅務稽查手段 219 第10章 虛開發票的風險及防範 10.1 以票管稅—— 稅收征管理念的 切入點/221 10.1.1 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開具的 發票和其他發票 221 10.1.2 可抵扣的發票和不可抵扣的發票 222 10.1.3 不合規發票的辨識及風險防範 223 10.1.4 區別增值稅合法有效的抵扣憑證與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 230 10.1.5 從開票方看,需要開具與無須開具 發票的行為 231 10.1.6 從取票方看,需要取得發票與無須 取得發票的行為 231 10.2 發票開具與票據入帳概述/233 10.2.1 發票開具的注意事項 234 10.2.2 不同行業開票的特殊規定 236 10.2.3 如何開具紅字發票 239 10.2.4 票據入帳的實戰操作要點 240 10.3 虛開發票概述/243 10.3.1 虛開發票的情形 243 10.3.2 什麼是虛開發票 244 10.3.3 虛開發票的行政、刑事責任 245 10.3.4 虛 的情況及具體 行為方式 247 10.3.5 虛 罪的發展 歷程 248 10.3.6 “對開”和“環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是否有罪 249 10.3.7 “三流合一”的由來和風險防範 250 10.3.8 如何防範虛開發票風險 250 10.3.9 9種常見發票的涉稅風險點 253 第11章 企業接受稅務稽查的相關內容 11.1 企業接受稅務稽查概述/257 11.1.1 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 257 11.1.2 稅務稽查的重點內容 260 11.1.3 稅務稽查的重點檢查對象 261 11.1.4 視同銷售、進項稅轉出稽查案件 解析 262 11.1.5 投資稅務稽查 263 11.1.6 稅務稽查危機公關技巧 263 11.1.7 匯算清繳檢查的方式和方法 266 11.1.8 關聯延伸的其他稅種稅務稽查 概述 267 11.1.9 金稅四期大資料下容易引起稅務局 注意的填報專案 269 11.1.10 國地稅合併後稅務機關應注意的 情況 270 11.2 企業接受稅務稽查應對概述/270 11.2.1 掌握稅務機關的稽查流程與方法 271 11.2.2 應對稅務稽查的日常基礎工作 272 11.2.3 稅務稽查前的準備事項 272 11.2.4 稅務稽查接待技巧 273 11.2.5 稅務稽查底稿核實方法 274 11.2.6 稅務稽查意見回饋技巧 274
王長餘:註冊會計師,四川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上市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審計部部長等。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稅務籌畫、財稅模式頂層設計等方面實戰經驗。擅長財務管理體系與稅務籌畫設計、內控體系設計、公司上市、財務管理等。 李 娟:註冊稅務師, 註冊會計師(ICPA),成都長餘財稅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具有豐富的會計核算管理、財務管理、稅務籌畫、盡職調查、財稅模式頂層設計等方面工作實戰經驗。擅長財稅管控,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企業內控、經營分析、內部審計、清產核資、盡職調查、稅務籌畫等。 黎春華:多年財務管理實戰經驗,擅長納稅籌畫、財務管理、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等。 雷迎春:規劃師,成都市財合稅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從事財務培訓、財稅諮詢、審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擅長企業財稅分析、納稅籌畫、合同控稅、財務風控管理、涉稅稽查,涉稅爭議處理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