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Ernest Thompson Seton,1860~1946)
作家、野生動物藝術家、博物學家、美國童軍創始人之一。自幼熱愛大自然,常於森林曠野間記錄飛禽走獸的點點滴滴。1898年,收錄其雜誌發表的多篇故事,出版《西頓動物記》造成轟動。西頓擅長用傳記方式描述動物的一生,其悲憫情懷和平等博愛的價值,被世人推崇為「動物文學之父」。
作者筆下的動物主角都是「真實角色」,例如,英勇的狼王洛波是獵人口耳相傳的事蹟,忠心的愛犬賓果則是他親身飼養的牧羊犬。西頓透過情感豐富的文字,傳達世間萬物和人類一樣,皆是有情有欲的生靈。其中〈狼王洛波〉尤其撼動讀者,更影響了美國的生態立法,被稱為「改變美國的狼」。希望我們一起努力,讓人類與動物及環境和平共存,生生不息。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
比利時詩人、劇作家、散文家,1911年諾貝爾文學得獎者。被譽為「比利時莎士比亞」的梅特林克,從小就對文學感興趣,但因為父親的期許,在比利時完成法律學習後,才至法國巴黎生活,正式投入創作。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充滿對生命的觀察與探索。
1895年,《青鳥》這部夢幻舞台劇作品,一推出就引起轟動,如童話故事般的清新風格中,蘊含著巧妙的比喻、深邃的人生哲理與智慧,使它成為戲劇經典之作,之後更被出冊成書,將該劇改寫成童話故事,於 1908年發表,讓更多讀者領悟到,青鳥象徵的「幸福」就在身邊,以無私的心幫助他人,就是幸福的真諦。
塞爾瑪.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1940)
瑞典作家、教師、諾貝爾文學獎首位女得主。自幼身患腿疾,行走不便,在家庭教師的陪伴下,喜愛上閱讀。任教中學期間,開始投入文學創作。五十歲,應國家教師聯盟的委託,為透過有趣童書介紹瑞典地理風俗,忍著病痛,翻山越嶺考察各地地貌風光,融合大量民間傳說,成就了寓教於樂的《騎鵝旅行記》。
本書集知識、趣味於一身,北歐壯闊山河描繪細膩,故事蘊藏豐富想像力,讀者們跟著小主人翁與動物們險象環生的冒險經歷,一步一步學會了珍惜與付出,懂得關懷與愛護身邊的人事物。
雅洛斯拉夫.哈謝克(Jaroslav Hašek,1883-1923)
因為家境窘迫,幼時便與家人搬遷超過十次,未曾有過真正穩定的生活。哈謝克曾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工作、坐過牢,還曾四處流浪,其間的種種,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不受拘束的性格,字裡行間充斥著幽默和辛辣的諷刺,被譽為「捷克散文之父」,是位反戰多產作家,共有一千五百篇左右短篇小說存世。
《好兵帥克奇遇記》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反戰小說之一,書中的軍隊行進路線和軍方人物都屬真實,還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動畫。風格詼諧,對白常令人啼笑皆非,還有許多妙趣橫生或荒誕不經的故事。透過主人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讓讀者能一窺奧匈帝國高壓統治下的捷克民族境況,以及戰爭帶給人類的巨大傷害。
司馬遷(西元前145 ~西元前90年)
西漢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護,激怒漢武帝,而遭受了宮刑之辱。司馬遷忍辱偷生,立志完成史學大作,於西元前91年成就《史記》編撰,流傳至今,被公認為中國史書的典範。後世尊稱司馬遷為「史遷」、「太史公」。
《史記》記載了從上古黃帝至漢武帝時期,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在歷代史書中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二十四史包括:《史記》、《漢書》、《三國志》等)。而其首創紀傳體撰史方法,為人物立傳記,一改過去以編年體的記述。後為歷代正史所傳承,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影響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