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他寫詩。 在詩裡,他擁抱親情、詠嘆天地、紀錄歷史、思念友誼,人生的萬種情緒與樣態,盡收於此。 他說詩。 如同園丁一般,守護著他所珍愛的詩園。一方面,帶領讀者導覽詩的體裁,探索詩的文化底蘊與美學。一方面,他悉心灌溉,肥沃的知識土壤中長出詩的新芽:雙聯詩。 《君子書》,這部黃粱詩文集,除可品嘗淡雅的文字況味,亦能追隨詩人的腳步,悠遊於詩的奧美境界。 本書特色 ★精選黃粱詩篇近百首,鴻鴻稱譽之:「黃粱,漢語詩的精粹與絕美在他手中完成,像塔可夫斯基那樣保存了直覺的心象。」 ★除詩作外,亦收錄黃粱詩論,梳理詩的原理與本質;自剖文化脈絡與創作歷程,闡釋文明精神。 ★深度賞析瑞典當代詩人特朗斯特羅默(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日本俳聖松尾芭蕉之作品。 各界推薦人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于堅(《百年新詩》軸心詩人) 車前子(《百年新詩》語言天才) 廖育正(廖人,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黃粱不只是敏於感覺、想像的詩人,而更是深於思想的「詩哲」。他的歌詩吸納傳統文化之精神,體察現代生命存在之迷魅,鎔鑄為物、事、情、理兼容的境界;而以漢語特有之語法、聲調、意象的形式表現之。其意義個殊而普遍,普遍而個殊。閱讀他的歌詩,需要靈銳的感覺、神遊的想像與清明的沉思。──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黃粱的詩是一個另類。現代派是新詩自五四以來的一貫時尚,如今已深入漢語骨髓。黃粱試圖反其道而行,但並非復古,依然是自由詩,彷彿古人寫的新詩,魏晉風骨的自由體。這是遠比新詩之現代派路線更為深刻、潛沉的詩之道,新詩不能總是膚淺輕薄的同義詞。《君子書》精神高古,依然關於人的品味。──于堅(《百年新詩》軸心詩人) 我把《君子書》看做地圖,私人的公共地圖,冠名黃粱的地圖,黃粱在這張新大陸地圖上發現舊大陸,他是另一個哥倫布:反哥倫布。黃粱不懷舊,他是新制,他把舊大陸這塊醃肉逼出鹽分剔除糜爛,成就為抽象而具體的鮮味……彷彿可以返老還童的藥水。黃粱的每一行詩似乎都是從一首史詩中突然按住的一行。──車前子(《百年新詩》語言天才) 黃粱特別看重素樸、誠摯、純粹、自然的質地。他的早期作品晶瑩透亮,彷彿生命自行結晶的詩,有複製不來的玄妙;後期作品帶有溫潤的文化感和古風,是極富有人文底蘊的性情之作。他對詩的一往情深與義無反顧,充盈了君子一詞的涵義:不學詩,無以立,若要學詩,則必須交付全副性命。──廖育正(廖人,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反哥倫布及其他/車前子 【推薦序】誠的詩學/廖育正 【卷一】風 獻給孩子 初為人父之歌 獻給孩子 兒童歌詩 九首 唇的小屋 夜已消失於荒田 絕望相思 甘泉 水晶 唇的小屋 聖殿之光 黥面 沙數之業 夜天清泠 一路繁花盛開 絕句 沙數之業 空中的月光站臺 當愛九十歲 夢想 懷人 獻給父親的堅苦與平靜 謹慎收藏起藍色唾液──奠祖母 紀念母親 葉世強週年祭幽思 寒夜吟──為琴士莊洗送行 地誌 歷劫的愛情 安平海邊的薩克斯風 邊境回看 他鄉石 樂生療養院懷想 【卷二】雅 眾神祈禱的綠 組詩 輾轉反側的異鄉人 冬夜公園 兩顆橘子 大榕樹與我的問答 夜間散步 山坳一塊墾殖地 眾神祈禱的綠 雕刻 組詩 吸毒者的女兒 人肉舖 祭典的陶瓶 一老婦與手推車 沉重黑暗的鐵 一對泥偶 枯癟的樹幹 刀砧 刀砧 白與黑 一生 歲暮 狂奔 風景 塵土 未來之眼 雙聯詩選 山黑路靜 廢墟之鏡 以暴制暴 吸毒青年 敲敲井壁 死亡紀事 自然一瞥 自然之在 戰地兒童 浮世繪 夜路中央 鐵絲通電 再斟酌一杯 春風尚在迴車 杜甫 未來之眼 【卷三】頌 時間的讚美詩 時間的讚美詩 抽象 想像 未來玫瑰 音樂的胴體 音色 月光 鳥聲 無題之八 寫作 君子書 菊頌 梅譜 鏡中村落 鏡中村落 振魂曲 【卷四】詩的思想 渾沌知識 十五章 一、詩是什麼? 二、詩與詩人 三、太古、太和、太初 四、詩的自然力 五、詩與思想 六、詩的經驗 七、詩的語言層相 八、詩的語言空間形態 九、「雙聯詩」文化設想 十、「風雅頌」現代釋義 十一、從詩的審美精神判讀「詩」 十二、從一首詩到一本詩集 十三、詩評寫作二三事 十四、詩史寫作芻議 十五、百年新詩,望洋興嘆 【卷五】詩的況味 俳句的奧義 前言 一、詩人簡介 二、俳句簡介 三、本文 結語 【卷六】詩的啟蒙 黃粱詩學的心靈契機與文化脈絡 詩是那未曾道出的,愛亦如是 《小敘述》書寫緣起 詩的啟蒙 從古琴聲音談文明精神
作者簡介 黃粱 臺灣詩人,評論家。1958年生於艋舺,1978年師從美學家潘栢世、琴士莊洗,思想啟蒙。1982年始專志新詩,1984年隱逸灣潭山村,出入須靠人工划渡,1993年嘗試新詩評論,2010年遷居花蓮偏鄉,沉潛歷史洗鍊詩學。黃粱一生崇尚簡樸生活,追慕寧靜澄澈的美學理想,詩風溫潤文字太古。曾任:唐山出版社總編輯、《雙子星人文詩刊》主編、《文化快遞》主編、《現在詩》倡議發起人兼創刊號主編、市定古蹟紫藤廬執行長、黎畫廊藝術總監。著作:新詩評論《想像的對話》、新詩史論《百年新詩1917-2017》、30年詩選《野鶴原》、二二八史詩《小敘述》、雙聯詩集《猛虎行》等。策畫主編:《大陸先鋒詩叢》20卷、《龍應台與台灣的文化迷思》。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