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它往往用一種比喻性的故事來說明一些意味深長的道理。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它們大都篇幅短小而形象鮮明,在淺顯簡單的故事中闡述某種道理,給人以啟示。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們大都來源於生活,是人們集體智慧的結晶。閱讀它們有利於我們獲取生活的經驗,掌握學習的技能。 本書所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大體涵蓋了上至春秋戰國下至唐宋元明清時期的諸多內容。雖說各個時期的寓言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但總體來看,它們還是一脈相承的。按其思想內容來分,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闡明道理,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教人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諷刺現實及人性的弱點,勸善懲惡,給人以警醒;講述學習態度和方法,給人以借鑒意義。 總之,寓言都是含有寓意的,但寓意和哲理的表達又十分的隱秘,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這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為了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更好地指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編者在每篇故事的結束,特別設置了“寓意感悟”和“成長啟示”兩個欄目;同時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成語,多瞭解一些與此相關的知識,特別設置了“拓展連結”這一欄目,以期對學生的閱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所以,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趕快行動起來吧!走進這一個個神奇的寓言世界,相信大家一定不枉此行!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名周,字子休,漢族,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做過宋國蒙地方的漆園吏。莊子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 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 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邯鄲淳(約132-221), 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禮,東漢時潁川陽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藝經》一卷而著名,被稱為“笑林始祖,與丁儀、丁廙、楊修為曹植的“四 友”。邯鄲淳自小有才名,博學多藝,善寫文章,又懂的“蒼、雅、蟲、篆,許民字指”,方圓遐邇許多人都知其名。魏文帝時,邯鄲淳曾作《投壺賦》上奏文帝, 講述仁義禮儀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鄲淳還為教曹娥寫過一篇碑文,陳留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避難路過會稽,贊碑文為“絕妙好辭”也!邯鄲淳留名後世並 非因其政績不誇,也不是因為他的文章好,而在於他不經意的閒逸文作——《笑林》和《藝經》,講述了當時的許多笑話、噱頭、善喻、譏諷、幽默趣事以及當時流 行的投壺、米夾、擲磚、馬射、彈棋、棋局、食籟等諸般遊藝專案,成為中國較早的笑話和雜耍專著。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 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於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