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茨威格的《昨日世界》直面了欧洲黄金年代的消逝,
那么,达姆罗施的《重返昨日世界》则呈现出人类迈向现代世界的灿烂图景。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
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挚爱推荐——“刺激而美妙”。
引人入胜的八卦,复活一群以笑声为成就的机智的灵魂
大量珍贵的黑白或彩色插画,还原18世纪英国的社会百态
★文学先父们的史诗:他们不仅使英国获得英国性,更塑造了现代世界
英国之为英国,不仅因为莎士比亚,更因为塞缪尔·约翰逊、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爱德华·吉本……
他们组成的俱乐部,是历史的夜空中至为耀眼的“星丛”之一。
没有他们在各自领域立法者般的成就,英国会是一个只听得到机器声的“世界工场”。
★天才们的精神病历:伟大只是他们在与虚无为敌时的副产品
我们往往容易把伟大的人物神话化和偶像化,怀着仰望的目光,而在本书中,达姆罗施利用历史资料,结合精神分析学,呈现那些耀眼的名字在人性上的真实。
天才为何成群而来?因为天才也害怕,甚至更害怕孤独。但他们善于用工作和笑声抵抗虚无。
历史与其说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不如说是在他们与自身精神危机的搏斗中无意创造的。
★伦敦的清明上河图:从酒馆、剧院、斗鸡场到刑场,深入城市的每个毛孔
“文学俱乐部”的成员,既有像约翰逊这种从穷文人街奋斗出来的,也有鲍斯威尔这种喜欢在城市寻求刺激的性冒险的纨绔子弟,既有议会演说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还有戏剧演员和画家。
他们活动的舞台也成为达姆罗施叙述的旨趣所在,共同组成了生气勃勃的18世纪的伦敦。
【媒体推荐】
一部“集体传记”的大师之作……达姆罗施精准到位地刻画了“俱乐部”各个成员,强调他们的往来互动,揭开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喧嚣热闹,矛盾横生,不乏粗暴的世界”。
达姆罗施以精湛的笔法汇聚了“俱乐部”成员的声音……在这本杰作中,“俱乐部”成员纷纷登场,像是一场雄心勃勃的冒险之旅,最终找到了激发才华的本质元素。达姆罗施不愧是最出色的历史学家,他邀请读者进入本书,陪伴他们“走到幕后”。
—— 《纽约时报》
舞台已经搭好,演员依次就位,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交谈争执不断、思想写作勃兴的时代,一切都充满活力,人们鲜少无话可说。
—— 《纽约书评》
本书精准地捕捉了这些 18 世纪末最伟大思想家之间的友谊与竞争……达姆罗施以他们彼此间热烈奔放、动辄摩擦争吵的交往为例,扼要地描绘了“俱乐部”成员的多姿形象……
—— 《出版人周刊》
无可挑剔的学术研究为绝对的明晰性服务,其结果便是这一可以为学界内外好思的读者都能享受到的作品——学识渊博,深入浅出,让阅读成为愉悦……然后是插图,三十一幅优雅的彩图和大量的黑白画,将人物的多姿散落在书中各处。
——《华尔街日报》
达姆罗施的出色研究,让我们得以目眩神迷地遨游于整个约翰逊的宇宙,及其不断扩大的明星人物的星系……他的叙述将精湛的学术研究、敏锐的评论和引人入胜的八卦融为一炉。他是如此深谙内情,贴近人物,以至于我完全可以相信他曾经在米特小酒馆和鲍斯威尔喝过潘趣酒,并对过笔记。
——理查德·霍姆斯(英国著名作家、《好奇年代》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创建于18世纪伦敦的“文学俱乐部”所立的传记,重心放在以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为核心的那个时期。
所谓“文学”在18世纪的英语中,并非单指想象文学,而是指所有需要经过智力训练所能掌握的高雅学识。在“俱乐部”成立的前二十年,成员还包括政治哲学家埃德蒙·柏克、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以及传记作家鲍斯威尔、画家雷诺兹、剧作家谢里丹和哥尔德斯密斯、戏剧演员加里克等活跃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坛和政坛的重要人物。
这些人成功引领了同时代的文艺创作、历史书写、文化思想和实践、政治经济理论,不仅使英国获得了英国性,更是塑造了后来的现代世界。
作者以各个人物的生平为时光通道,把当代读者引向乔治王朝时期宏阔的社会图景,展现了那个时代绅士的生活做派和婚姻伦理,法国大革命前夕英国政坛的喧嚣,英国与爱尔兰、印度、北美等殖民地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英国国内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文艺创作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