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32146 |
定价 |
RMB58.00 |
售价 |
RM63.80 |
优惠价 |
RM44.66 * (-30%)
|
作者 |
張競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8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以中國的歷史變動為主軸,以中國菜餚為主角,用通俗的筆調講述了在天地變換、王朝更替、民族文化衝突與融合的歷史中,中華文化重組與演變。
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飲食所以合歡也”是我們常認為的典型現象,但遠在孔子時代,流行的卻是分餐制;在兩漢、魏晉時代,小麥成了北方的主食;現代中國很多有名的菜餚,在宋代之前是不見蹤影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中餐是吸收了許多不同民族飲食文化的混合物……
從一道菜就能看出一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讓身在異鄉的中國學者,在餐桌上為你講一堂生動的歷史課吧!
張競,1953年出生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后留校任助教,1985年赴日留學。1991年東京大學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博士課程畢業,同年獲博士學位。歷任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副教授,國學院大學副教授,明治大學教授。2007年-2009年任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 錄
中文版作者序
序章 變化中的中國味覺
章 從孔子的餐桌說起(春秋戰國時代)
1. 兩千五百年前的主食
2. 孔子餐桌上的菜肴
3. 受時代限制的烹飪方法
4. 神享用的供品與人品嘗的菜肴
5. 孔子時代的餐桌禮儀
第二章“粉磨登場”話面食(漢代)
1. 顆粒狀食用的麥子
2. 與西域的交往及面食之東漸
3. 漢代飲食生活的林林總總
4. 面食的奇跡——餃子的那些事
第三章 餐桌上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六朝時代)
1.“胡餅”的變遷
2. 面食登上主食的寶座
3. 遊牧民族帶來的菜肴
第四章 絲綢之路帶來的食文化交流(隋唐時代)
1. 食狗肉風俗的變遷
2. 絲綢之路傳來的調味品
3. 西域傳來的食物
第五章 宋朝文人階層的味覺追求(宋代)
1. 豬肉為何被打入冷宮
2. 近似日本料理的宋代菜肴
3. 文人趣味與味覺
第六章 大帝國餐桌上的箸與匙(宋元時代)
1. 筷子為何是縱向擺放的?
2. 餐桌上的箸與匙
3. 元代的餐飲和烹飪方法
4. 春卷的前世今生
第七章 味覺大革命的時代(明清時代)
1. 珍饈是如何被發現的
2. 味覺革命——辣椒傳入中國的過程
3. 不斷進化的中餐
結 語
引用文獻
譯者參考文獻
解說 黃粱美夢後的清醒
譯後記 《餐桌上的中國史》翻譯有感 |
|
|
|
|
|
|
|
|
|
|
|
|
|
|
1953年出生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85年赴日留學。1991年于東京大學取得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專業博士學位。歷任日本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副教授、國學院大學副教授、明治大學法學部教授。2007年—2009年任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現任明治大學靠前日本學部教授,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東亞文化交流史、文化史。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