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01155365 |
定价 |
RMB88.00 |
售价 |
RM96.80 |
优惠价 |
RM67.76 * (-30%)
|
作者 |
鄭幸
|
出版社 |
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 |
2022-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14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刻工研究一直是傳統文獻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本書是迄今為止部對清代刻工作多角度、多層次研究的著作。
全書共分五章,分別對清代刻工的題名方式、數量與分佈、組織運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書活動及其與出版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寫樣者、刻工對清代版刻字體風尚的影響等問題,展開全面而的研究。
全書一方面立足於版本學、目錄學等傳統文獻學科,搜集與整理了數千條刻工題名材料,從而奠定了比較深厚的文獻基礎;另一方面,又嘗試將研究視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藝術史、經濟史等其他領域,將刻工這一群體置於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加以考察,同時始終貫徹宏觀與微觀兩種視角,既有對清代刻工整體情況的全域性把握與觀照,又有對具體個案的細微分析與考述,從而使整個研究顯得更為深入。
總的來說,相比此前多局限於刻工名錄整理等範式的簡單研究,本書實際上是嘗試從刻工這一群體入手,對整個清代出版史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作出一定的思考與探討。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範疇的明確與限定/2
二、學術史回顧與研究現狀/9
三、提出的問題與研究思路/18
第一章 數量與分佈:清代刻工的基本情況/23
第一節 清代刻工的數量及題名方式的變遷/23
第二節 清代刻工的地域分佈/38
第三節 代表性地區刻工概況/55
第二章 行業與組織:清代刻工組織形式的嬗變/71
第一節 官方機構的刻工組織與雇傭/71
第二節 民間刻字店的興起及其經營模式/85
第三節 清代刻字行會的建立與發展/115
第三章 交流與協作:出版者與刻工之間的互動/138
第一節 近文為名:穆大展與乾嘉名流的互動/138
第二節 學術良工:劉文查局與乾嘉學人的著述出版/161
第四章 個性與程式:寫樣者與版刻字體的選擇/189
第一節 寫樣者的分類/189
第二節 寫樣字體的選擇與版刻風尚的流行/199
第三節 代表性職業寫樣者舉隅/206
第五章 融合與分化:刻工與版刻字體的程式化進程/231
第一節 清代“宋、歐、軟”三分格局的出現與發展/232
第二節 從“歐字”到“軟字”:清初版刻字體的轉變/248
第三節 從“館閣體”到“仿宋”歐字:版刻字體的進一步演變與分化/268
結語/291
參考文獻/293
後記/313
|
|
|
|
|
|
|
|
|
|
|
|
|
|
|
鄭幸,女,浙江寧波人。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科與碩士階段均就讀于浙江大學中文系,其中碩士階段師從朱則傑先生;博士階段就讀於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師從陳正宏先生。2009年入職上海大學,2014年晉升副教授。2019年至2020年赴日本慶應義塾大附屬研究所斯道文庫訪學一年。
近年來一直從事文學文獻學、清代詩學、清代出版史方面的研究。已出版著作兩部,《袁枚年譜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及《王曇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歷年來在《文獻》、《中國典籍與文化》、《中國詩學》、《國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先後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哲社等專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