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 古老的人類文明曙光如何熄滅,墮落成今天伊拉克窪地?
|
|
|
|
|
|
|
|
|
ISBN |
9786267129210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0.46 *
|
作者 |
劉仲敬
|
出版社 |
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2-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72 页. 21.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歷史最古老的起源,最終為何淪為西亞「窪地」?
當文明走到盡頭,必然產生無能的「費拉」順民,又為何成為統治者負擔!?
顛覆歷史思維,逆轉你對文明歷史演化的想像!
*****
◎文明起源──如同豐饒的春天,
充滿蠻族活力的蘇美文化,如何開創人類歷史的第一個文明?
◎黃金時代──如同盛夏的活力,
自由的蘇美城邦時代,為何走上帝國的大一統專制道路?
◎征服衝突──如同甜美的秋天,
偉大的亞述、巴比倫帝國,為何最終被「雅利安大洪水」淹沒滅亡?
◎殘餘窪地──如同嚴酷的冬天,
歷經多次外來者征服的美索不達米亞,為何無法重獲新生、重建文明的輝煌?
「文明季候論」的完美演化模型、中國文明的最佳借鑑!
一部歷經部落、城邦、帝國,最終淪為殖民地的憲制演變史!
*****
本書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不只是傳統意義上位於今天西亞地區、以兩河流域為核心的地理區域,更是指此地區從史前時代至今天、將近一萬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歷經了原始部落、城邦、封建、帝國以及衰亡後的「窪地」時期的憲制演化過程。
因此,本書跳出「偉大古文明」的傳統歷史論述,剖析其演化過程的獨特之處,進而指出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是歐亞大陸核心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後多次淪為外來征服者的殖民地,其實是當地居民喪失傳統文化及社會組織力量、淪為「費拉」後不可避免的結局。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黃金時期,便是自由的蘇美城邦時代!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黃金時期,並非稍晚的巴比倫或亞述等帝國時期,而是在西元前約六千年左右開始的蘇美城邦時代。蘇美人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第一個成熟的文化,他們發明了楔形文字,擁有先進的農業及商業體系及巨大的神廟與宮殿,得以脫離上古原始部落的漁獵生活。技術及組織的進步帶來人口增長,推動蘇美人建立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城邦,促使美索不達米亞成為歐亞大陸上最繁榮的地區。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在蘇美城邦時期開始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兩條路線,第一條向西傳往今天的埃及與歐洲等地中海區域,第二條則是透過印度洋,往印度、東南亞以及東亞地區。在東亞地區最明顯可見的影響,便是古巴蜀文明的三星堆文化,其祭祀用的青銅器、石人像及神廟遺跡,都具有鮮明的美索不達米亞風格,甚至連東亞的印章傳統,也是來源於蘇美的楔形文字。
■專制帝國的建立,開啟「朝代更迭」的歷史循環,最終導致文明的死亡!
蘇美城邦時代,如同中國文明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整個文明思想及文化的黃金時期。然而,城邦間的文化差異,也帶來了衝突與戰爭,最終促使專制帝國的出現。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第一個帝國──阿卡德帝國,結束了蘇美城邦時代,如同兼併六國的秦王朝,都是文明演化的關鍵轉折點,也是衰弱的開始。
此後,美索不達米亞開始進入「朝代更迭」,也就是征服與被征服的歷史循環。自阿卡德帝國以降,新舊巴比倫及亞述等大帝國的專制統治,持續弱化人民的組織能力,成為帝國忠誠的順民,無法像城邦時代的公民能夠保衛自身。因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終無力抵抗外來征服者如波斯人、希臘人等「雅利安大洪水」的入侵,使美索不達米亞本地的菁英文化徹底滅亡,也象徵著文明的死亡。
■理解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便是「逆轉」的開始!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文明滅亡之後,二千年來不再是歐亞大陸的核心,而成為包括波斯、希臘、伊斯蘭、蒙古及突厥文明的邊緣地區。為何如此?本書指出,由於經歷多次征服,美索不達米亞本地的居民已成為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保衛自身而喪失自主權的「費拉」順民階層,只能依附於帝國的專制統治。因此最終不可避免淪為「窪地」,成為外來征服者的「垃圾場」。
「費拉」是本書的重要概念,來自德國思想家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的「文明季候論」術語。史賓格勒認為,文明的演化如同四季更迭,在歷經春夏秋冬不同階段之後,最終將步入死亡。文明死亡後的遺留居民,雖然還保有文明的記憶,但已然喪失自由與自治的能力,而只能成為其他文明的被統治者。
本書力求深入淺出,將西方論述文明發展的各種學術概念,轉換為一般讀者可理解的詞彙。核心內容講述了文明變遷──也就是征服與支配的故事,並透過文化以及生活模式的轉變,探討隱藏在文明的表層,也就是語言文化建築繪畫藝術之下,文明興衰的關鍵信念──自由與自治,逆轉讀者對文明歷史的既定認知。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與傳播
.肥沃月彎與史前人類的遷徙路線
.考古學是政治的產物
.蘇美文化的起源
.麵包還是啤酒:美索不達米亞小麥文明的特色
.美索不達米亞稻米文明的東傳路線
.為什麼人口最多的稻米文明弱於小麥文明?
.文字的起源:從楔形文字到東亞甲骨文的退化
.豐饒的美索不達米亞是傳說中的伊甸園所在地
.東亞的印章文化,來自楔形文字的速記傳統
.神話與史詩: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時代
.殷商王朝其實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第五代末裔
【延伸問答】
第二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展與東亞的聯繫
.美索不達米亞高地與低地的環境差異
.蘇美─歐貝德文明是高地殖民者和低地土著的混合產物
.原始蘇美語與巴蜀古語高度相似
.古巴蜀三星堆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東方殖民地
.蘇美─歐貝德文明:陶器、沙洲、一魚獨大
.蘇美人的階級觀並非種族主義
.成都羊子山祭台──世界最大的蘇美式塔廟
.蘇美和亞述文明的區別在於侵略性
.蘇美─埃利都城邦時代:以神廟為中心的國家體制
.酵母菌與黴菌:美索不達米亞與東亞釀酒文化的差異
.埃利都的諸神大會:神聖秩序與多國體系的建立
.古巴蜀的水利技術與「諾亞方舟」傳說的聯繫
【延伸問答】
第三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滅亡與費拉的誕生
.聖經大洪水時代之後的美索不達米亞,進入「春秋」時期
.蘇美城邦的兩種類型:恩西和盧伽爾
.盧伽爾的形成與自發秩序
.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民主格局
.烏爾與阿卡德的崛起:美索不達米亞的「戰國時代」
.帝國的出現,是文明衰退的象徵
.技術革命往往來自不被記錄的歷史邊陲
.雅利安大洪水,蠻族包圍垂死的美索不達米亞
.半拼音文字取代蘇美楔形文字
.費拉與外來征服者: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滅亡之後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殘餘的三種居民:城市費拉、農村費拉與部落民
.城市費拉與近代伊拉克的改革
.農村費拉在美國支持下的組織成長
.庫德部落的啟示:組織度的高低決定了共同體的存亡
【延伸問答】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劉仲敬
長於新疆,而獨以川人自屬。嘗操宋慈故業,而自授史學。刀下閱屍,筆下著史。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致力於用憲制演化的角度研究歷史,並投入民族發明的推廣。他在大眾史學及網路場域擁有巨大影響力,其學說被支持者稱為「阿姨學」。
現為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最新著作為「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共五本,主題分別為:一、吳越與江淮;二、巴蜀、滇與夜郎;三、晉、燕、齊;四、上海自由市;五、滿洲國。本系列分析內亞、東南亞、中國三種文化及政治勢力角力與互動的歷史,挑戰傳統中華史觀認知。
另外,著有「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系列作(《叛逆的巴爾幹》、《歐洲的感性邊疆》、《中東的裂痕》),此系列透過劉仲敬獨特的民族建構理論,深入分析中歐、東歐、巴爾幹以及中東等地區,是如何從帝國或封建王國的體系演化成近代的民族國家。
以及「近代史的墮落」系列作(《晚清北洋卷》、《國共卷》、《民國文人卷》),此系列透過近代東亞地區重要歷史人物之生平,闡述東亞文明的歷史特性;《經與史》、《遠東的線索》為重新解釋內亞和東亞古代歷史關聯性、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格局與演變的經典作品;《民國紀事本末》以典雅文言詮釋民國時期的歷史演變;《文明更迭的源代碼》則是關於「阿姨學」的思想脈絡、及對世界各種文明和歷史的探討。
除了著作等身,劉仲敬還譯有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英國史》、湯瑪士.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麥考萊英國史》等西方歷史學經典作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