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俄羅斯史學界對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俄國企業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進行綜合性研究的開山之作。 本書研究了俄國廢除農奴制之後企業活動的主要問題,例如法律基礎、組織形式、靠前因素的影響,以及俄國一些關鍵領域的企業經營活動,如鐵路建設等。 本書以專題的形式,分別研究了企業家在俄國社會中的地位,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與政權和工人階級的關係等。 本書內容充實,資料新穎,觀點獨到,立論嚴謹,是對俄國企業家階層多方面的立體描述,對相關領域研究者極具參考價值。
前言 第一篇 俄國1861年改革後的企業立法 第一章 俄國企業經營的法律法規 第一節 土地交易法規 第二節 工商業領域的法規 第三節 運輸領域的法規 第四節 信用與保險法規 第五節 稅收制度的演變 第二章 企業經營的組織形式 第一節 問題界定 第二節 企業組織形式的選擇 第三章 俄國的外籍企業家 第一節 外籍企業家的經營特徵 第二節 外籍企業的影響 第四章 19世紀俄國鐵路運輸企業 第一節 關於修建鐵路的爭論 第二節 鐵路建設的熱潮 第三節 鐵路線之間的競爭和監管 第二篇 企業家、國家和社會 第五章 俄國19世紀60~80年代的資產階級與保護主義問題 第一節 貿易自由主義或貿易保護主義:19世紀60~80年代的爭論 第二節 保護主義在行動:俄國資本鞏固在中亞、高加索和伊朗市場的地位 第三節 在巴爾幹地區的貿易滲透 第六章 俄國企業家社會面貌的演變 第一節 俄國企業家社會面貌的形成 第二節 企業家社會結構的變革 第七章 企業家和政權 第一節 19世紀下半葉的俄國企業家和專制政體 第二節 1905年:政治上的突破 第三節 “商人來了!”(巴維爾·裡亞布申斯基) 第四節 1917年二月:資本掌權 第八章 利益的代表:交易所協會和交易所委員會 第一節 代表性組織——交易所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作為代表組織的莫斯科交易所(1870~1913) 第三節 俄國交易所和工商代表機構的改革方案 第九章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工人問題” 第一節 19世紀60~70年代的當局、企業家和工人 第二節 19世紀80年代的工廠立法 第三節 19世紀90年代:維特時代 第四節 20世紀初的工人問題:工人國家保險的嘗試 第三篇 俄國企業家的精神面貌和慈善活動 第十章 企業家的人格類型、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第一節 問題回顧 第二節 教育觀 第三節 家庭的作用:繼承和傳承 第四節 宗教感 第五節 閱讀範圍、文學嗜好及對戲劇的酷愛 第六節 服飾 第七節 對聲望的理解及對奢華的追求:虛榮與貪婪 第八節 結論 第十一章 企業家與俄國民族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企業家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第二節 保護民族文化傳統 第三節 文化活動:私人愛好與社會公益 第四節 商人文化與貴族文化:融合與創新 第五節 藝術的產業化
鮑維金·瓦列裡·伊萬諾維奇(Бовыкин Валерий Иванович)蘇聯-俄羅斯歷史學家,歷史學博士、教授。人民友誼勳章獲得者。國立莫斯科大學經濟史方向奠基人,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歷史研究所不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俄國經濟史和靠前關係史。 加夫林·米哈伊爾·利沃維奇(Гавлин Михаил Львович)全俄文獻與檔案研究所文獻管理保障部不錯研究員,歷史學副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檔案登記管理和歸檔。出版了大量學術性和科普性著作。俄羅斯檔案館榮譽勳章獲得者。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