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作者用依戀理論來觀察成年人在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反應、依賴行為以及溝通模式,進而深入解析親密關係中衝突與困境的成因。 作者將前沿科學與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精煉成一本親密關係實用手冊,幫你瞭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找出自己與伴侶的依戀風格、看清衝突背後的邏輯,並指導你在面對舉步維艱的親密關係時如何採取建設性行動。 閱讀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尋覓適合自己的伴侶,或者改善已有的親密關係現狀,繼而在戀愛與婚姻中維持長久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導論 關於成人依戀前沿科學的介紹 1 解密親密關係行為/ 003 愛,足夠嗎? / 004 從兒童治療護理中心,到戀愛的實用科學 / 006 安全、焦慮以及回避 / 007 全新視角的解讀 / 008 進化的紐帶:基因決定依戀風格 / 009 數位時代的防禦行為 / 011 由理論到實踐:基於依戀的特殊干預 / 012 將見解付諸實踐 / 013 一往無前 / 014 2 依賴並非是件壞事/ 015 我們攜手走來,卻不盡瞭解彼此 / 016 依戀需要:絕非只是針對孩子 / 018 遭誤解的相互依賴 / 019 生物學研究的真相 / 020 所謂“依戀悖論”/ 021 陌生情景測試 / 022 成人的“安全基地”/ 023 尋覓值得依靠的人 / 025 好好利用這本書 /026 部分 親密關係百寶箱:解密依戀風格 3 步:確定自己的依戀風格/031 瞭解自己的依戀風格 / 031 若你對依戀風格還模棱兩可 / 035 4 第二步:揭秘另一半的依戀風格/038 使用問卷確定伴侶的依戀風格 / 039 解讀依戀風格的“黃金法則”/ 047 個案討論 / 051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三種依戀風格 5 與危險的第六感共舞:焦慮型依戀風格 / 059 一談戀愛就遇到麻煩 / 059 過度敏感的依戀機制 / 060 依戀機制的工作原理 / 062 在舒適地帶中共生 / 064 致焦慮型人群:建立良好關係的秘訣 / 068 依戀風格的萬有引力定律 / 068 過山車般的情緒起伏 / 069 在戀愛中,為何總是會遇到回避型的人? / 071 和安全型的人交往,又有什麼不同呢? / 072 在戀愛中隨波逐流的後果 / 074 焦慮型依戀風格的戀愛實訓 / 075 講在後 / 082 6 戀情盡在你掌握:回避型依戀風格 / 083 孤單的旅人 / 083 拒人於千里之外 / 085 貌合神離:一場兩敗俱傷的妥協 / 087 去啟動策略 / 088 固化的思維令人陷入被動 / 089 學著解讀伴侶的信號 / 092 “幽靈般”的前任和“理想型”的魔力 / 094 回避型人群如何改變自己? / 096 7 享受親密關係:安全型依戀風格 / 100 安全緩衝效應 / 100 安全型人群的魔力 / 101 當危險變得不易察覺 / 103 這種魔力從何而來? / 105 深知自己值得被愛 / 108 安全型人群的感情真的無懈可擊? / 110 如何在安全感流逝時懸崖勒馬? / 113 給所有安全型人群的後忠告 / 113 第三部分 依戀風格間的衝突 8 焦慮—回避型陷阱 / 116 由洗衣機引發的衝突 / 116 浪漫旅行中的酒店風波 / 117 他竟然還沒把前女友拉黑? / 117 為何親密需求如此眾口難調? / 121 9 焦慮—回避型伴侶如何逃離陷阱? / 123 尋找自己的安全型角色模式 / 123 重構你的“工作模式”/ 125 每天一條甜蜜短信就那麼難嗎? / 132 距離產生美 / 136 盡可能使安全感日漸穩固 / 140 如何面對安全感建立的失敗? / 140 下決心改變心態 / 144 10 當焦慮—回避型伴侶的衝突成為常態 / 145 反面教材 / 150 焦慮—回避型伴侶間的性愛 / 151 測一測你是否變成了“親密敵人”/ 153 進入安全型人群的親密圈,你將成為珍寶 / 154 承認問題的存在 / 155 反彈效應 / 155 直擊“犯罪現場”/ 156 逃離惡魔島 / 157 去啟動策略也有好處 / 158 第四部分 安全親密關係的修煉法則 11 有效溝通:讓資訊流動起來 / 163 善用有效溝通,找尋合適伴侶 / 163 有效溝通的必要性 / 166 判斷對方的回應 / 167 為何非安全型人群很難採取有效溝通? / 167 若你是焦慮型 / 168 若你是回避型 / 171 善用有效溝通,確認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 / 172 運用有效溝通的時機 / 173 關於有效溝通: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 174 有效溝通的五個法則 / 175 有效溝通的兩個階段 / 177 12 問題解決:解決衝突的五條安全型法則/ 180 爭吵令我們更幸福? / 180 解決衝突的安全型法則 / 181 為什麼非安全型人群更不容易道歉? / 187 如何利用安全型法則? / 190 衝突策略的場景探討 / 192 尾聲 / 201 參考文獻 / 205
阿米爾·萊文(Amir Levine)博士是一位精神病學家和腦科學家。他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師從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埃裡克·坎德爾,主要研究神經科學方面的課題。 他在求學期間成績名列前茅,曾獲美國精神分析獎學金,這給了他一個難得的機會:與一位享譽世界的精神分析師——美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雅各伯·阿洛合作。他在學術領域和臨床治療領域都頗有建樹,特別是在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對其依戀理論的構建以及臨床治療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蕾切爾·赫爾勒(Rachel Heller)博士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曾與心理學領域一些傑出的學者一起學習、研究。她擁有自己的私人診所,有著豐富的臨床諮詢經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