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书】大戰略:耶魯大學長紅20年大師課程,從歷史提煉的領導決策心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耶魯大學長紅20年的戰略大師課★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必讀清單★
★Amazon歷史書籍排行NO.1、領導力與管理力暢銷書★
跨越時間、空間與規模的最高戰略思維
綜觀歷史、俯瞰全局
眾領導者需知:「力量越大,犯蠢事的風險也越大。」
蓋迪斯藉歷史告訴領導者:如何兼具宏觀與識微、如何做選擇、何時下決定──更重要的是,如何不輸?
★精粹20年經典課程、窮盡畢生功力
★培養刺蝟的深刻洞見、狐狸的開闊眼界
蓋迪斯《大戰略》跨越時間、空間、規模的戰略典範,探看領導者、將領、史學家的經驗與思考方式。
本書探看人生當中諸多需要做抉擇、判斷的關鍵時刻,細說屋大維與安東尼的爭權奪位、奧古斯丁與馬基維利對國家的思辨、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略兵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統治之道、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謀略,以及羅斯福又為何在眾人避之惟恐不及時,堅持參與二戰等歷史事件。
蓋迪斯借用政治哲學家柏林的主張,指出世上有「狐狸」、「刺蝟」兩類人;「狐狸」機巧、靈活,視野廣闊、綜觀天下事,擅長臨場應變;「刺蝟」以一種理念理解全世界、見解深刻。許多領導者思考一輩子,想在狐狸與刺蝟間做抉擇,然而蓋迪斯認為,引領眾人的領導者,需要的不是選邊站或獨尊一種說法,能否掌握相背觀點之間的連結才是關鍵。領導者須既是「狐狸」也是「刺蝟」,唯有身兼兩種角色,才能掌握現實世界的矛盾與衝突,化解反向的力量,破除阻礙、邁向成功。
不限於空間、時間的《大戰略》,是讓領導者掌握自己、開闊眼界、看透全局、扭轉局勢的重要心法。
[長紅20年的秘辛:耶魯大學大戰略專題學程的誕生]
• 見樹不見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決策團隊從沒想過這個!
1998年11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員到耶魯大學做簡報,介紹柯林頓政府積極向東擴展北約組織聯盟的政策,並胸有成竹地指出,因為北約組織成員在布魯塞爾協定期間做出了足夠多的努力,使捷克、波蘭、匈牙利人感到賓至如歸,因此將其納入聯盟絕對可行且順利。
簡報結束後,蓋迪斯的一位同事魯賽特(Bruce Russett)舉手詢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張,會不會對俄羅斯造成不好的影響呢?例如可能破壞葉利欽(Boris Yeltsin)總理使俄國民主化的努力,或是造成俄羅斯大國復興時某些尷尬的局面,甚至驅使俄國與中國開始新型態的合作,而冷戰時西方獲得的最大勝利──中蘇交惡,可能因此不再有。
面對魯賽特這位學者的提問,原本信心十足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報員們一陣沉默,接著其中一人彷彿大夢初醒,當著所有人的面驚呼起來:「天啊!我們從來沒想過這個!」
美國著名五星上將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曾說過,在指揮戰事時,有太多領導者只考量自己戰區的需求,而非整場戰爭所需。對美國來說,只看某些面相而忽略全體的歷史例子多不勝數,珍珠港事變即是,韓戰也是,而此般上位決策者無法以宏觀大視角審視國家所需,將導致連串策略失準、不可挽回的後果。顯然這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策略並未從歷史上學到教訓,還是一樣見樹不見林。
聽完簡報,心情沉重的蓋迪斯與他的同事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查爾斯•希爾(Charles Hill),三人在步出會場時連連搖頭,對聽到的內容失望不已。蓋迪斯甚至在這天的日記裡記下,顯然影響政策的大戰略方向,現在握在像《哈姆雷特》裡要原本奉命要殺害王子,最後卻反被殺害的配角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那樣的人手裡了。
• 從教育著手,拓寬領導者視野──設立大戰略學程
面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政策失準,蓋迪斯、甘迺迪與希爾心情沉重,深感要改變國家決策者、領導者橫斷、片面、受限的政策制訂方式,唯有從最基礎開始做起,透過教育一途,培育具有宏觀視角,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能夠以大戰略視野領導國家的人才。
2000年,蓋迪斯、甘迺迪、希爾於耶魯大學設立了「大戰略專題學程」,旨在以大規模、長時段戰略方式,研究政治、社會與治國之道,培養國家領導人才。該課程定義大戰略為以有限手段實現大目標的統合方法,學生須鑽研自西元前300年至今的大脈絡歷史,整合學術與實踐,兼顧安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正義、人權與技術進步等大原則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週與外交官、政治人物、軍事專家、社會革命者等實際接觸,最後則會與高層官員面對面做戰略簡報。《華爾街日報》稱此課程為「制定政策者的出身地」。前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Tom Donilon, 任職期間2010-2013)、海德利(Stephen Hadley, 任職期間2005-2009),和新任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皆為此課程講師。
蓋迪斯說,大戰略是一門「生態學科」,研習者須查看所有問題的相互關聯,並由此去看它們和整個世界的互動;掌握大戰略的領導者,要看的是森林而不是單獨一棵樹,是圓形的世界而不是一方切片。大戰略最終要追求的,是將所有可支配的手段與目標整合起來,而現在的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在各領域培養領略大戰略的領導者。
各界好評
這本書凝縮了絕無僅有的整套戰略教育課程……所有美國領導人,或將成為領導者的人都必須來看這本書。
──John Nagl,《華爾街日報》
本書的特色就是以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藉由分析決策者的行為,來讓讀者理解「戰略」。和多數這個領域的著作不同,這本書並不純然是一本戰史,軍事行動不是分析的全部。作者的重點是讓讀者可以在書裡讀到為什麼在事件中,決策者會採取那樣的行為。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商業世界的各種決策脈絡與基本邏輯,其實在這兩百年來變化並不太大,很多經營管理會犯的錯都寫在歷史裡,而且以驚人的相似度重複發生。
為什麼要做案例分析?
關鍵不是去批判一個案例中錯誤或成功的決策,而是為了從這段歷史去學習與借鑑。
這本書以歷史故事來陳述戰略思路,雖沒有談論各種策略理論,卻清晰的解構了領導者在做決策時的關鍵思路。
──游舒帆Gipi,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專家推薦
何則文(作家/職涯實驗室 創辦人)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林大涵(貝殼放大 創辦人)
張國洋(大人學 共同創辦人)
許景泰(SmartM大大學院 創辦人)
游舒帆Gipi(商業思維學院 院長)
楊斯棓 (《人生路引》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約翰.路易斯.蓋迪斯(John Lewis Gaddis)
耶魯大學教授,冷戰史研究權威,曾獲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ΦΒΚ會(Phi Beta Kappa)教學獎章,著作豐富,著有The Cold War: A New History、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等,其中《喬治•肯楠傳》(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獲2012普立茲獎傳記文學獎。
譯者:尤采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從事口筆譯工作逾十年,現為專職自由譯者。
目錄列表:Navigation 封面 書名頁 獻給 目次 推薦序 手段、能力、目標——邁向成功的三要件 張國城 前言 第一章 橫越赫勒斯滂 第二章 雅典長城 第三章 教師與教鞭 第四章 靈魂與國家 第五章 扭轉歷史的君主 第六章 新世界 第七章 最偉大的戰略家 第八章 最偉大的總統 第九章 最後一線光明希望 第十章 以撒.柏林 注釋 版權頁 封底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