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酷”,作為一個早出現在二戰後的新詞彙,被幾代人都視為一種前衛、新潮、廣受年輕人追捧的文化形態。在近三十年來,酷文化已經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即使在中國,追求酷炫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可以說,“酷”已經成為了當今在全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主流文化之一。 但這種文化究竟從何而來了,其背後又蘊含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原因?本書便是部系統講述酷文化背景與起源的作品。從“酷”在20世紀上半葉的文化發源入手,以李斯特·楊、亨弗萊•鮑嘉、阿爾貝•加繆、馬龍•白蘭度等有著強烈偶像色彩的演藝界、文化界名人為例,詳盡講述了酷文化一步步的崛起與風靡,並且鞭辟入裡地分析了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背景,對這個席捲全球的流行文化作了全面的解讀。 本書讓酷變得更加易懂易學,讓酷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狀態,讓每一個心靈都變得更加獨立、更加自由、更加酷!
003 序曲:巴黎,1949年 008 引子:“酷”的興起 041 第1章 李斯特·楊與“酷”的誕生 083 第2章 亨弗萊·鮑嘉與誕生於大蕭條時期的“黑色酷” 139 第3章 阿爾貝·加繆以及從反抗運動(和藍調)中誕生的存在主義酷 187 第4章 比莉·荷莉戴與西蒙娜·德·波伏娃:戰後年代的女性酷 211 第5章 1950年:三種酷的交融——爵士、黑色電影和存在主義 254 代際的插曲:戰後二期(1953—1963年)與酷的轉變 271 第6章 凱魯亞克與酷思維:爵士樂與禪 309 第7章 從黑色酷到拉斯維加斯酷:隨法蘭克·辛納屈邁入繁榮時代 351 第8章 美式反叛酷:白蘭度、迪恩與艾維斯 401 第9章 桑尼·羅林斯與邁爾斯·大衛斯吹奏出個性之酷 445 第10章 《逃亡者》與《巴黎狂戀》中的“嬉皮”與“酷” 469 第11章 洛林·漢斯伯裡與戰後酷的終結 511 尾聲:戰後酷的暮年 537 致 謝 540 注 釋
喬爾•迪納斯坦 加拿大技術史與音樂史專家,尤其擅長20世紀文化史和爵士樂史,寫過一系列關於酷文化的作品。目前在美國杜蘭大學從事英語文學系教授工作。其有影響力的作品包括American Cool、Coach: A Study of New York Cool, 以及Swinging the Machine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