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15580351 |
定价 |
RMB59.80 |
售价 |
RM65.80 |
优惠价 |
RM49.35 * (-25%)
|
作者 |
王嘉悅
|
出版社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3-01 |
装订 |
平裝. 無. 213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重複這樣的關係?為什麼偏愛這樣的人?為什麼害怕這樣的情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經歷一些創傷,這些創傷導致我們成年後的某個階段一直重複着痛苦的模式……只有自愛自省、理解創傷並不斷自我調整,我們才有可能徹底療愈自己。自愛:只有真正地愛自己,覺得“我已足夠好”“我很棒”,我們才不會覺得自省是在批判和否定自己,才有勇氣和力量去凝視隱形創傷。自省:只有看到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受到傷害的地方,我們才能剋制情景式條件反射,擁有自愛的能力,做出新的選擇,不去重複隱形創傷。隱形創傷帶來的不成熟的應對機制,就像一堵堵心牆,把人和真正的親密關係隔開。只有自省和自愛,我們才能逐漸拆除心牆,建立真正的深度關係。任何親密關係的建立都要經歷打碎和重構的過程,就像用金繕修復過的瓷器,美麗且堅固。
本書通過典型的普適性案例,選出了七種常見的創傷類型——家庭暴力、養育缺陷、喪失與死亡、疾病、關係情感匱乏、分化受阻、集體與權威適應障礙——來做主要討論。希望大家可以慢慢理解,創傷是可以被重新審視的。人生不是排練好的劇目,而是一個不停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只要不斷做出新選擇,你就能走出以自我創傷體驗為中心的劇情,活出自由而強大的自己。
王嘉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咨詢碩士,美國國家註冊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註冊系統註冊心理師。擅長個人成長、原生家庭、女性成長等話題。深入地、詳細地了解自己的成長創傷,是每個人自我理解、自我接納、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contents
第 一章 療愈創傷,走出劇情·1
創傷的個體獨特性:我應該為此感到痛苦嗎·2
創傷的特點:重覆、困惑與停滯·4
禁錮或金繕:你可以帶給心理創傷的兩個結局·10
回顧創傷:探索過去,理解現在·14
第二章 理解原生家庭創傷·19
爬蟲腦:生存的創傷·21
哺乳動物腦:情感依戀的創傷·26
認知腦:自尊的創傷與認知矯正·31
創傷的類型·35
第三章 來自家庭內部的危險·41
強迫性重覆:傷我深的人,為何我卻難以離開·42
家庭暴力:為何人際交往中很難控制憤怒情緒·49
第四章 早期養育缺陷與親密關系·59
在愛情中“被騙”:早期養育創傷對人的影響·60
忽遠忽近的親密關系:兩種對於原始恐慌的防禦反應·67
愛的藝術:去識別自己在關系中所恐懼或回避的·73
第五章 死亡與喪失帶來的創傷·79
哀悼原來如此漫長:與他人之間的玻璃罩子漸漸消失·80
哀傷陷阱:失去重要他人,如何走出痛苦·88
死亡焦慮:注定面對的恐懼·92
第六章 疾病帶來的創傷體驗·101
生理疾病:傳染疾病會讓我無法生存和工作嗎·102
疑病與恐懼:我應該用多大力氣來擔心疾病·108
疾病的表象:我們真的需要完美的健康與外表嗎·116
第七章 空虛與孤獨·121
缺乏鏡映的成長體驗:你能看到我嗎·122
情緒顆粒度: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緒·129
第八章 分化受阻的創傷·135
安全了,才能獨立:你有自己的心理安全基地嗎·136
敢獨立:獨立的心態分為“自給”和“自足”兩個部分·141
從內攝到內化:面對外界的期待,如何堅持做自己·145
“假性分化”:能反抗,就是獨立嗎·151
婆媳關系:與原生家庭分化不足導致的婚戀問題·158
第九章 來自學校的創傷體驗·165
權威的力量:我的生存由權威掌控嗎·166
與同輩相處的創傷之一:過度競爭的傷疤·174
與同輩相處的創傷之二:霸淩·181
第十章 情緒負性能力·189
親密關系:如果注定和“錯的人”在一起,怎麽辦·190
接受痛苦:忍受痛苦才能擁有創造力·196
後記·201
參考文獻·211 |
|
|
|
|
|
|
|
|
|
|
|
|
|
|
王嘉悅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咨詢碩士,美國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注冊系統注冊心理師。 擅長個人成長、原生家庭、女性成長等話題。 深入地、詳細地 了解自己的成長創傷, 是每個人自我理解、 自我接納、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