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命: 生命經驗的模式與意義(需時約7-8個星期到貨)
|
|
|
|
|
|
|
|
|
ISBN |
9786269517619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80.00 |
作者 |
古德潤.伯哈德
|
译者 |
陳脩平 |
出版社 |
三元生活實踐社
|
出版日期 |
2022-01-10 |
装订 |
平裝. 384 页.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有無可取代的「我」,也有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命運」到底是先天注定還是後天形塑?有無模式可循?人生經歷都有意義嗎?
在當今科學昌明的時代,這些千百年來的大哉問,依然迴盪在人們心頭。我們需要切合時代的靈性科學為我們指引一條運命之道。 |
|
|
|
|
|
|
|
|
|
|
|
|
|
|
德文版介紹序……………………………………….米凱拉.葛羅克勒
華文版介紹序……………………………………….卡爾—漢斯.芬克
致謝
導論
第一部份
人類發展的法則
第一章 概論
生命故事一
生命故事二
第二章 零到二十一歲的人類發展
二十一歲之詩
第三章 成為一個人:二十一到四十二歲的心魂發展
一位二十一歲醫科學生的信
二十一到二十八歲的發展階段
二十八歲:失去能力的危機
二十八到三十五歲:「死亡與重生」
生命故事三
生命故事四
三十五歲以及三十五到四十二歲
生命故事五
四十二歲的危機
生命故事六
第四章完成一個人:四十二到六十三歲的靈性成長
四十二到四十九歲:新的創造力
四十九到五十六歲:新的聆聽方式
生命故事七
五十六到六十三歲:生命中的「直覺面」
生命故事八
第五章 生命的最後階段
第六章人類發展裡的韻律和映照現象
第二部份
生命史工作的方法
第一章 方法論
第二章 鼓動生機──談目標設定
第三章 個人目標設定指南
第四章 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第五章 作者的生命故事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
|
|
古德潤.伯哈德Gudrun Burkhard
一九二九年出生於巴西,一生主要的居住和工作也在巴西。她是聖保羅托比亞思診所(Tobias Clinic)的共同創辦人及執業醫師。從一九七七年開始帶領美國和歐洲的生命史工作坊。
伯哈德女士說自己有三段人生,三個不同版本的傳記。首先,她是一位在巴西執業的醫生,專長在營養學。她對生命敍事的興趣與她的雙親有關。後來,她運用自己在醫學和營養方面的知識成為生命史顧問,那時她便不再行醫。她的第三段人生從七十多歲開始,她完成了藝術治療訓練,並持續從事生命史諮商的工作,但是更著重運用藝術治療的方法。
她的著作另有《人智學為基礎的生命史工作》(Biographical Work – The Anthroposophical Basis),說明人智學生命史工作的方法其背後的原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