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新聞中的經濟數字
|
|
図解 ニュースに出る経済数字の本当の読み方 |
|
|
|
|
|
|
|
|
ISBN |
9789863703471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角川總一
|
译者 |
趙鴻龍 |
出版社 |
楓葉社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1-12-01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191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27則新聞實例,傳授一生受用的數據速讀術~
認知作戰是真是假?
提問、拆解、歸納,揭穿新聞沒有說的真相!
「數據不會說謊,但如果想說謊,用數據就可以了。」──引自〈前言〉
我們每天都會透過財經節目、報章雜誌、網路新聞,
看到國內外的經濟報導,接收各種眼花瞭亂的數據。
可是,這些數字真能夠全盤相信嗎⋯⋯?
無論是網路KOL,還是政論節目呈現給你的經濟圖表與數據,
究竟哪些是中立資訊,哪些是危言聳聽,又有哪些是過度樂觀?
本書是由日本經濟評論家・角川總一執筆。
角川長期穿梭在日本金融、經濟議題的最前線,以犀利的目光毒舌點評,並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帶領各位洞視財經數字背後的真偽!
書中以27則日本經濟新聞為例,解析數字與常識背後的真偽!
⚫︎安倍內閣提出的三箭政策,成功帶動股價上漲?
如果只有日本的股票上漲,還能視為是安倍經濟學的成果,
可是同時期的美國股市,股價也同樣上漲,
這樣能簡單歸因為都是「安倍經濟學」的功勞嗎?
⚫︎只要日圓貶值,出口量就會增加,景氣也能一舉好轉?
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只要貨幣貶值,出口數量會增加才對。
但是首相官邸卻在2014年委託智囊團調查
「日圓貶值得這麼厲害,出口量為什麼沒有增加?」
話說回來,所謂的「出口增加」到底是指「數量」還是「金額」?
⚫︎日本的消費稅率,遠比歐盟各國還要低?
日本的消費稅,在2019年10月從8%調升為10%;
相比歐盟各國的消費稅率,大約在20%上下。
這樣的調升幅度,可以想見未來還有持續上漲的空間!
如果你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本書列舉報紙、新聞、政論節目經常看到的財經標題與經濟數據,提出問題點;
更以原始數據與學術邏輯為基礎,搭配大量圖解,淺顯易懂地說明當中的經濟學觀念,糾正新聞媒體的錯誤傳遞與可疑資訊。
「學習,是為了避免上當」──透過本書,你將知曉小至疫苗接種、大至國家政策推行,所有的資訊並非只有非對即錯的二分法,而是有更多樣的方法來解讀,從此不再被單一新聞左右你的認知。
本書特色
◎精選27則日本經濟新聞,聚焦常見的認知謬誤。
◎每個論證皆援引公開的圖表資訊,透過層層推導,親自示範解讀數據的基本步驟。
◎搭配手繪思考筆記,將重點濃縮成單一圖片,向專家學習如何釐清海量資訊、提煉思考。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1章 財經新聞的內容是真是假?
01|安倍經濟學的效果帶動股票上漲?
02|有效求人倍率從0.8倍大幅提高至1.6倍?
03|安倍經濟學使就業者激增約有430萬人?
04|安倍經濟學使失業率從4.1%大幅改善至2.3%?
05|日本在民主黨執政下,經濟成長率比安倍經濟學實施時還高?
06|日圓貶值,出口數量必定會增加嗎?
07|人均國民總所得(GNI)會在10年後增加到150萬日圓以上?
08|政府也對自身製作的統計數據表達過不信任?
09|GDP只要看前期(年)比就好?
10|日經平均股價創27年以來的新高?
11|日本的糧食自給率為38%,在世界排名幾近最低?
12|即使薪資沒有上漲,個人消費也會增加?
13|實質薪資上漲,生活品質就會隨之提升嗎?
14|老年年金的金額目標為在職世代的50%?
15|從2012年到2018年,家庭持有的股票增加了六成?
16|GDP增加就代表景氣正在好轉?
17|就業族群增加,人均勞動時間減少,國民生活變富裕?
18|1995年,日本差一點就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19|物價上漲,景氣就會好轉?
20|日本的消費稅率遠比超過20%的歐盟各國還要低?
21|升值導致股價下跌,貶值導致股價上漲?
22|消費者物價比前一年上漲0.8%?
23|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不到1%,所以物價沒有上漲?
24|通過量化寬鬆增加貨幣供給,就能擺脫通貨緊縮?
25|對日本人來說是日圓貶值,對美國人來說是美元升值嗎?
26|利率降低能讓景氣復甦嗎?
27|利息再怎麼低,儲蓄和存款也不會減少,所以絕對安全?
▍第2章 轉換視角就能看見問題
01|原因只有這些嗎?
02|數據的涵蓋期間是否恰當?
03|排名容易因匯率而變動的經濟強國
04|回溯過去的數據
05|數據是從日本還是美國的角度來觀察?
06|個體(魚眼)和總體(鳥眼)
▍第3章 分解資料
01|次級資料一定要參考初級資料(實數值)
02|就業族群有誰?試著檢視詳細內容
03|瞭解與前一月(前一年)相比的數據極限
04|經濟統計數據存在固有偏差
05|同樣是「一名就業者」,意思卻完全不同!
▍第4章 瞭解數據的極限
01|政府質疑官方數據的理由
02|政府拿出新的指標,就要懷疑其真意
03|沒有「時間」的數據,有其極限
04|這裡所說的「物價指數」是4個中的哪一個?
05|注意開始偏離實際情況的物價指數
▍第5章 懷疑數據的前提條件
01|比較的前提條件和時代背景相同嗎?
02|股價也區分名目和實質
03|懷疑數據的單位
04|這句話的定義是否正確?
05|持有股票的數據是名目還是實質
06|不同的前提下不進行比較
▍第6章 質疑數據的因果關係(擺脫既有常識)
01|出口的匯率敏感度急劇下降
02|匯率與股票,關聯性現正切斷中
03|即使供給貨幣,物價也不會上漲
04|貨幣政策不起作用了!
05|利率或許不會再上漲
◉Column
・〈圖表陷阱 其一〉識破左右刻度的不同
・1美元=100日圓⇒125日圓,所以「日圓下滑率」和「美元上升率」相同?
・經常被誤解的「平均薪資下降」
・〈圖表陷阱 其二〉注意圖表的斜率!
・「出口主導」的經濟復甦,是企業努力的結果嗎?
・〈圖表陷阱 其三〉那是標準時的情況
・日銀推出新指數,突然冒出的全新物價指標「日銀核心」
・你的「秒薪」有多少?
・〈圖表陷阱 其四〉「相同斜率」不等於「相同變化率」
・經濟有「總體」和「個體」之分
・〈圖表陷阱 其五〉注意刻度的設定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角川總一
1949年出生於大阪,現為金融數據系統(金融データシステム)的代表董事。著書超過80冊,在10多家雜誌上連載經濟、金融、貨幣等領域的文章,平均每年舉辦50場以上以銀行員為主要對象的研討會,資歷長達20年。評論範疇以初級金融、經濟、市場、貨幣等相關領域為主,一直堅持談理論前先拿出數據的立場。
譯者簡介
趙鴻龍
畢業於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對日本歷史文化情有獨鍾。譯有《經濟學速成讀本》、《揭露廣告與媒體的統計學破綻》、《懶人最需要的高效率「極簡整理術」》等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