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00169208 |
定价 |
RMB79.00 |
售价 |
RM86.90 |
优惠价 |
RM65.18 * (-25%)
|
作者 |
滕泰,張海冰
|
出版社 |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22-02-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4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0.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通脹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社會安定。通脹一旦出現,長期代價不可避免。
經過多年低通脹之後,全球通脹以新的形態捲土重來。美國等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近40年以來的新高,德國等國家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更是創70年來新高。世界各國面臨的是長期通脹還是短期價格上揚?如何衡量貨幣衝擊、供給衝擊對經濟增長動力和物價的影響?會不會在巨大的全球通脹“灰犀牛”背後,還跟著一隻經濟衰退的“黑天鵝”?全球通脹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生產者和消費者、資本和資產市場造成哪些影響?
本書生動描述了從各國貨幣超發、資產價格上漲、過剩產能吸收到全球物價上漲的傳導過程,並從能源原材料供給衝擊、勞動供給衝擊、全球供應鏈衝擊、微觀價格形成機制變化等不同角度,對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物價與增長做出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書中提出的很多研究方法,既有學術創新價值,也為決策者、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新分析工具,揭示了新時期全球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形成機理和潛在風險。
本書還結合作者20多年來從事宏觀研究和金融投資的寶貴經驗,提出了前瞻性預測景氣週期、經濟增長、物價漲跌、資產價格變動趨勢的指標組合使用方法;從新供給經濟學的視角,提出了讓決策部門跳出“穩增長與控物價兩難選擇”的新思路;並為企業管理者如何在通脹與衰退交織的風險中獨善其身,以及投資者和普通百姓如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極具洞見的策略性建議。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序_I
前言全球通脹的“灰犀牛”與經濟衰退的“黑天鵝”_VII
第一篇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的形成
第一章再無資產或產能對沖的全球超發貨幣_003
第一節全球貨幣超發危如累卵_006
第二節超發貨幣的洩洪區變成地上河_014
第三節單位產能貨幣供應量_020
第四節貨幣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潮起又潮落_025
第二章原材料供給衝擊與通脹式衰退_031
第一節原材料供給衝擊由來已久_034
第二節供給衝擊對物價的影響:供需價格彈性原理_040
第三節從原材料到消費品漲價的層層吸收_043
第四節供給衝擊力度越來越大,化解能力越來越小_047
第五節原材料供給衝擊削弱全球增長動力_055
第三章勞動供給衝擊長期化_063
第一節疫情只是勞動力供給衝擊的加速器_065
第二節從工資到物價:層層吸收與層層放大_069
第三節工資對中國物價的影響比十年前增加了30%以上_073
第四節疫情的短期勞動供給衝擊是未來二十年的縮影_081
第四章國際大循環受阻,增加通脹式衰退風險_091
第一節疫情對全球經濟迴圈的衝擊_093
第二節貿易保護主義破壞國際大循環_095
第三節電商、快遞紅利見頂,放大通脹傳導風險_097
第四節國際大循環受阻,加重通脹式衰退風險_105
第五章壟斷挑戰競爭,放大通脹與衰退風險_115
第一節影響價格變化的微觀機制_118
第二節壟斷放大通脹壓力,削弱經濟增長動力_124
第三節經濟頭部化放大全球通脹與衰退風險_128
第六章通脹式衰退的外部因素和自我強化_135
第一節重讀科爾奈:我們會再次面臨“短缺經濟”嗎?_137
第二節土地、稅收與環保成本的增長及其影響_140
第三節預期:“自我實現的預言”_143
第二篇觀察通脹與衰退的經濟指標
第七章通脹誘惑與經濟衰退_149
第一節通脹的誘惑_151
第二節應對通脹的代價_158
第八章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核心通脹率_167
第一節物價分析的國際語言_170
第二節中國CPI是怎樣煉成的?_178
第三節宏觀決策之核心通脹指標_183
第四節房價納入通脹指標,還是貨幣政策目標?_190
第九章PPI與CPI分叉演繹通脹式衰退_195
第一節各國PPI同步走高,全球工業通脹成真_197
第二節PPI不僅是工業通脹率,也是經濟景氣指標_200
第三節從PPI與CPI的不同組合,研判經濟週期_205
第十章物價與增長指標的綜合應用_215
第一節增加值能否準確反映增長_217
第二節消費與新增資本形成指標_226
第三節PMI指數家族所反映的庫存與景氣週期_230
第四節貨幣總量指標與價格_232
第五節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經濟指標的組合使用_238
第十一章通脹與衰退中的食品價格_247
第一節食品價格會長期上漲嗎_249
第二節糧價波動的三大獨特規律_251
第三節肉、菜、奶的價格週期_259
第四節發展中國家更要重視食品通脹_266
第三篇如何應對全球通脹與衰退挑戰
第十二章投資者如何認清通脹與衰退風險,保衛家庭財富_271
第一節不同資產配置下的命運之神_273
第二節房地產、債券、股票如何抵禦通脹與衰退_279
第三節黃金、另類投資和數字資產的價值_294
第四節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調整方向_301
第十三章企業如何創新價值,抵禦通脹與衰退_305
第一節漲價受益者、價格轉移者與調控替罪羊_308
第二節以研發、場景、體驗價值對抗通脹與衰退_315
第三節一體化行銷、商業模式創新與組織變革_322
第十四章政府如何用新辦法應對通脹和衰退風險_329
第一節當通脹和衰退接踵而來,僅靠退燒藥和強心針是不夠的_332
第二節有沒有吸納超發貨幣的新蓄水池_333
第三節新時期抗通脹、穩增長六大“藥方”_335
後記_349 |
|
|
|
|
|
|
|
|
|
|
|
|
|
|
滕泰
博士,經濟學家,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新供給經濟和軟價值理論提出者,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曾任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蘭州大學兼職教授,著有《新財富論》《民富論》《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軟財富》《軟價值》《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經濟學: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結構轉型》《創造新需求》等作品。曾於2010年、2015年受邀參加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並做經濟形勢彙報。
張海冰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曾任《資訊早報》副總編。在新經濟理論與產業轉型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或參與多個地方政府產業發展課題,參著《新紅利》《創造新需求》等。 |
|
|
|
|
|
|
|
|
|
|
|